剛渡完假回來
有好事熱心之人把幾張截圖傳給我看
讓我不小心破戒又看到網紅的奇文
真是眼睛有業障
心裏想著這位的中文能力還真的是不好
我說寫的文章邏輯不通
跟投顧冥師與收會員的老師文宣很像
居然可以類比成說他是投顧老師
難道我說你很像巴菲特
你就是巴菲特了嗎?
很大氣說是不會封鎖任何人
結果拐著彎說你是酸民,所以不回應
這招真是太妙了
我應該要學起來才是
至於其它的驚奇也不用多說了
笑笑就好
毋須浪費時間在這上面
不觀看、不討論、不留言
不過我倒是從截圖中發現一件事
就是目前在01上面
似乎沒什麼人在意基礎知識這件事
很多的發問與疑惑
根本就是基礎知識的不足
以及引用錯誤
至於我說的是指什麼
各位網友可以看完01上很多的回文及討論
靜下心來想想
當初剛進金融業時
自忖在學校念了好幾科的會計學
也主攻財報分析、財務管理
看報表寫報告
大概不至於寫不出來
結果,拿到中精機的工作底稿
還真看不懂
勉強問了好幾個同業、學長
把核貸與否的建議上報
被主管丟回來
去被電了半小時
後來又來名佳利、國賓瓷等等現在早已下市的公司
被搞到體無完膚
在銀行業績與風控的雙重要求下
面對上市公司老闆的貪婪
要如何處理?
英明的上司教我一招
讀出財報裏公司的真實面貌
這樣才能據以明哲保身
何解?
財報上的數字都還符合同業水準
抵押品的品質也勉強過關
也有一些現金存在銀行
面對申貸人及銀行高層的關心
明知道有問題
你要怎麼拒絕?
用財報分析鐵定擋不了
只能用其它事項來否決
例如:稅務、專利阻擋、製程的效率、利害關係人交易....
這些在財報上可能看不出來
卻對企業發展有重大影響的關鍵因素
現在資訊十分發達
要找財報以外的資訊
比起我當時任職時容易太多
也因此失去關注
以這些天熱議的台積電在200元以上是否值得長期投資而言
網上多的是用股價及過去的經驗來討論
也有用企業的競爭優勢來切入
這些我都敬表同意
但我在此補充的是
台積電的專利是否可以築成一座它人在短期內無法跨越的高牆?
製程上的高毛利優勢,可以維持多久?
在政府稅務優惠的減免上可以退回多少?
未來的資本支出能否銜接上產業的可能發展驅勢?
各國法令上對台積電產品是否有新的限制或是規範?
如環保法規、勞資關係、反托拉斯法等等法律層面的影響
有些資料有公開資訊
有些資料可以看財報統計
有些資料可以看相關產業的報導去推論
有些資訊就要靠你平時所見、所聞後的認知去推導
個人認為
以長期投資角度而言
在意企業的淨值成長遠高於股價的漲跌
長期投資除了資本利得外
也注重企業經營效率與盈餘的成長
更在意企業的股利政策為何
可能個人以往的職業病又犯了
不免多嘴
尚請指正
天氣晴朗萬里無雲 wrote:
剛渡完假回來有好事...(恕刪)
"剛渡完假回來
有好事熱心之人把幾張截圖傳給我看
讓我不小心破戒又看到網紅的奇文
真是眼睛有業障"
呵呵...應該把這"熱心人士"槍斃才是! 讓樓主破戒了....



趕快報到一下,上課!


天氣晴朗萬里無雲 wrote:我等散戶這樣做會不會玩太大了...
台積電的專利是否可以築成一座它人在短期內無法跨越的高牆?
製程上的高毛利優勢,可以維持多久?
在政府稅務優惠的減免上可以退回多少?
未來的資本支出能否銜接上產業的可能發展驅勢?
各國法令上對台積電產品是否有新的限制或是規範?
如環保法規、勞資關係、反托拉斯法等等法律層面的影響
銀行要放款幾個億出去,養些專業人才來分析也無可厚非,外資法人一買就是幾十幾百億,當然也要研究、研究在研究才行,那我等散戶,在討論區可以投個幾百萬的,都算是"大"戶了吧,更不用說上千萬的,幾希呀...
光第一點,專利,對大多數人就是一堵高牆了,更不用說去"研究"台積電的專利是否有堵高牆在,很多公司搞專利地圖的是個"部門",而我們就一個門外漢,光看懂專利說明書就不是幾年的功夫可以練成的了,更不用說要看懂"半導體"的專利了。
我是認為,散戶有散戶的生存之道,非得這樣搞的話,那買ETF比較快活。
lsd193anthon wrote:
樓主,請教一下您受...(恕刪)
到2008年為止,股票操作大概只有進帳八位低的數字
沒做股票反而賺比較大,最近的生活比較廢柴些
至於你說的五力大師,破產原因要和這五力分析畫上等號
我真的不反對,反正也不關我的事
但我不因人廢言
破產的是大師,不是理論
社會人文科學往往是反應當時的現象與環境
這位大師活躍時
正是我念書與任職的時候
你說完全沒用嗎?
也不見得
至少我從中獲益良多
我就說這是我的先前的職業病了
大叔就是在這碎碎念
看報表固然很重要
但現實環境還是要顧啊
我在做放款的時候
有個優良企業報表超級好看
股價也很好
放款台幣五千萬
隔年就倒給我看
黑字倒閉......
黑字倒閉往往報表上看不出來
但是有認真研究的人一定可以看出不對勁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