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薪資自提6%勞退基金,先不考慮政府的操盤能力(就當作定存)
但是,自提可以抵所的稅,假設一個月5000,一年60000
用12%的級距計算,就省了7200的稅金!
比起投資定存股而言,應該也很難有12%殖利率的吧
是否,自提6%除了沒辦法隨時用錢之外,沒什麼缺點呢?
1.投報率沒有很高,要注意投報率有無高於通膨,只要打敗通膨,這筆錢到你退休時都可以保值,不會愈領愈縮水,最不濟,它保障二年期的定存利率的投報率。
2.這筆錢不會領到你死,它會依國民平均餘命,等你領時,分月發還給你,萬一你比較長壽,可能八十幾歲錢就領光了,如果你沒積蓄的話會很慘。
3.一筆錢被鎖在那邊,無法動支。
有人認為不如把錢留下來自己投資,我倒認為狡兔應該有三窟,畢竟人生的黑天鵝那麼多,多一層保障也好。
1994年的世界銀行也提過三層年金概念,之前小弟曾畫過一張圖,你可以參考看看。

那時候小弟也寫了一篇文章,你有空也可以看一下,之前某些老闆對於勞保負擔比率有意見,想調降雇主的負擔比率,後來有沒有改,我就沒有注意了,文章如下連結。
勞退自提6%,退休更有保障
勞工未來的退休金分二部分,一個是退休金6%的提撥,另一個則是勞保年金。
以前因為生的比較多,人口紅利夠多,所以後人繳的保費夠前人領。現在則是年輕人比老人少,等於繳的人少,領的人多,勞保年金是大水庫的概念,未來是一定要砍的,
另一個則是退休專戶,屬個人所有。這個退休金專戶如果你再不自提,那就只有老闆提撥的6%,勞保年金再砍,如果你沒有任何投資積蓄,那未來根本就不夠用。
有人一直擔心政府會倒掉,卻很矛盾的相信保險公司不會倒,股票不會變壁紙,寧可把錢保保險,卻不敢提撥到個人帳戶當中。
個人帳戶因為不是大水庫,基本上應該不會砍,只要擔心它投資的報酬率低於通膨,錢被通膨吃掉,要不然還好。
所以結論,小弟仍建議要自提。
geniuskairro wrote:
關於薪資自提6%勞...(恕刪)
94/7/1開辦時,我也是很鐵齒說,我自己存股票,績效都比這個好,結果薪水拿去買單眼、買手機、買機車、買汽車...,我104年才開始自提,新制勞退開辦至今,只有98年與104年的績效是負數,但總體而言,績效目前是遠高於兩年平均定存利率的,以我今年3/5查詢,去年的績效大約是8%(今年績效大約是多5萬元出來),如果再加上今年申報所得少繳的稅,理論上應會更高。
我太太也終於被我說服去自提6%,以她的薪水,一年少繳給政府大約是9500元的稅。
關於累進稅率,基本上除非是剛好跨越門檻(例如所得淨值剛好多1元,從12%變成20%,只有那1元適用20%,剩下都是12%、5%與0%的稅率),不然大部分的人都可以直接用之前最高稅率去計算可節省的錢,舉例月薪四萬,月繳6%是2400,年繳28800,假設所得稅率是5%,一年就可少繳所得稅1440元了,說真的,這樣的成績不錯。

"NIKON D200"+"12-24 F4"+"24-70 F2.8"+ "50mm F1.8"+"70-300G VR" +SB800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