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ss78832 wrote:
不用懷疑,未來還會更差!惡魔雞排一塊都70元了,大家薪資還在30k,甚至還有不到30k的人一堆,真的很悲哀。台灣GDP都是靠房產在撐的啊,不然連1可能都沒有,房價崩會像蝴蝶效應一樣,很多東西都會影響,所以政府才不敢打房,甚至還要幫助房產持續成長!我們的期望就是等一個不怕死的總統來痛打房地產,不然你別望房價掉多下面,藍綠都是垃圾這句話是真的,他們部分都靠房產來賺錢!
這種看法相當幼稚
房地產不是消費品 否則應該有淨折舊不應該有資本利得
如果你拿雞排來比喻
雞排放一個禮拜會發霉,
雞排絕對不會升值還能用雞排收租 或是拿雞排給銀行抵押貸款買更多雞排高槓桿投資
一般消費品比如一隻手機2年後折舊會讓他變得一文不值
一輛汽車5年之後的折舊只剩下新車的一半
但是房地產是因為所有者壟斷了土地所以能產生「經濟地租和現金流」
還會因為一個國家地區國民所得提高而賺到資本利得房價上漲
無條件從產業資本家那裏瓜分利潤讓實業的成本上漲 ,導致經濟衰退
房地產本身就不應該成為資產 應該成為一種消費品和負債
所以「需要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頂層設計」
讓房地產成為一種「淨負債」而不是產生現金流的淨資產,才能實現社會公平正義
這就需要屯房稅、非自住房產稅等稅種來給予非自住者懲罰性措施
現在房地產能有高租金+高房價 是因為壟斷土地產生的市中心經濟地租
也是李嘉圖所謂的一種「級差經濟地租」
一方面房地產應該100%公有化 跟免費教育和基礎交通建設一樣公有
100%全部變成社會住宅 並且以折舊成本+微薄的利潤=市價10分之1的租金租給每個人
就跟南北戰爭前的「黑人奴隸不應成為資產一樣」
把其他人的工作成果當作奴隸主的勞動和資產所得
在邏輯上是荒繆的
人類本身不應該被私有化 房地產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