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前輩大家好:
我是今年29歲的家庭主婦(全職帶小孩,未來仍要投入職場),最近檢視自己剛出社會(101年)被推的人生第一張保單「中國人壽-新樂活終身健康醫療險ANHRL(10計畫)」,含「特定傷病終身保險附約FDDR(6萬)20年期」、「癌症五年定期醫療附約FCTR(12單位)」、「住院健康保險附約甲型RQ(1000元)」、「新康泰綜合住院醫療附約NCH(30單位)」、「傷害醫療保險給付附加條款MT03(10萬元)」、「人身意外傷害住院醫療定額給付附加條款ML03(20計劃)」、「豁免保費附約YY(20年期)」
檢視後發現自己買的不是目前需要的保單,請問前輩們會推薦如何解掉中壽保單(全解or部分解)?
以下是我自己規劃目前需要買的保單:
遠雄HU2 (20萬)+RJ1(計劃4)+XCD(6單位)+RG1(100萬)
加上全球主約(LDC或QWX或LDB)20萬+全球XHR(計畫五)
*全球主約有考慮減額繳清
目前有一個三歲兒子,經濟狀況:急需用錢50萬內我都能承擔,但「重大傷病、殘廢殘扶、癌症」是我認為需要利用保險來風險轉嫁的。
再請大家幫我在舊的中壽保單與上述我想買的險種之間提出最佳組合之建議(或是提出我的規劃盲點與不足之處)
想解約中壽主約主要是他的終身醫療是高保費低保障(因此才不想要終身醫療當主約),唯一可取之處是有壽險保險金(壽險保險金大約等同繳20年之主約保費),所以留下主約,再將附約與想買的遠雄跟全球做最佳排列組合是否是最佳辦法?
另,孩子的保險已規劃好,一年約9000元,我覺得很ok,就不在這討論兒童保險了。
並不是刻意要裝神祕亦非賣弄,更何況這個業內人士大概算一下也會知道配什麼的。
就算不知道亦無妨,架構就是這樣。
就算不同保單,保障效益也差不到哪去。
當然還是要看條款,並非相同險種保障效益就一樣
只是至少不會有巨大的落差情形發生。
架構如圖片:雙實支、殘(廢)扶、重大傷病\防癌、壽險。
而之所以沒配重大傷病險,那是因為該名保戶的預算問題。
進而退而求其次,改用防癌險替代。
也建議保戶優先採取上述四張險種來做規劃。
上述險種決定後,若預算還充足再做衍伸不遲。
(若預算吃緊、甚至不夠,那你還在想什麼阿...

因為保險本來就該先以必要來做。
想要跟必要,這是有優先順序的。
再簡單的說就是一般家庭無法負擔的部分,而不是想要包山包海的。
想要包山包海?
那就是想要,那可能要衡量自己的預算。
再來就是保額的部分。
保額可以透過醫療資訊,再用推估的方式來做計算。
若真的沒時間去吸收那些資訊,那就簡易的推估即可。
我簡單舉例:
殘扶我個人大部分幫保戶配均月領4~6萬(最輕微的六級殘狀況)
會這麼計算,主要是考量到當人們若真的無法工作時平均一個月的花費。
3萬請看護+1萬生活費就四萬了。
而這還是最低的要求,還未算進房租、醫療耗材等等的...
但是也不宜過高,因為保額有他的邊際效益問題。
過高只是純粹的浪費而已。
除非你個人有特別需求,否則正常情況一個月6萬足夠了。
最後可能會有人提到意外險,我個人不太喜歡意外險。
大部分只是拿他當做補強用,就不予評論了。
但是有保戶問我意外險時,我多半都先請他服務的公司看有無團險。
因為團險CP值絕對比較高,若公司無團險,又想加買亦無不可。
以上,你參考看看。
保險疑問請GOOGLE:【加乘保險-零加乘】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