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浪費時間●資本低於500萬投資只是浪費時間
常常看到版上人拿10萬、20萬或......100萬在學投資
這麼做並不會比你工作效率更高
因為10萬讓你賺10%也才1萬
1000萬讓你賺10%就是100萬
如果你想當個專業投資人 就要學習看財報 分析總體經濟狀況 學習做投資研究和寫報告 讀書等
做專業研究 那麼你應該辭掉工作才是最有效率的
你會說我把錢交給基金經理人讓他代管不行? 錯了這只會讓你賠錢更多
他只想賺你錢不保證幫你賺錢
(就不談經理人道德問題 業餘投資者有沒辦法區分和那些充滿龐式騙局的理財產品就是個問題)
因為投資是一項專業技能 你辭掉工作專門投資效率遠高過散戶
如果500萬的10%1年也才50萬 那麼可能會比你工作效率更高
Tokyo 胡 wrote:
不可否認,有人天生家裡就是有資源
有人天生就是聰明,有人就是外表帥或美
請問你們在仇房仇富時
你們投資了自己的時間去做一些有用的事情嗎?
如果先天條件不優勢
你們會勤能補拙?抑或只是抱怨呢?
我常常聽別人抱怨房價不公
可是他們真的有認真去思考怎麼達成嗎?
或整天只是要吃喝玩樂?
別人的指導當成炫耀炫富
自己吃過虧學藝不精還來教別人不要買?
當正面的能量被酸言酸語蓋過
請問有能力的人,只是懶得上來
你們獲取不到知識
不要告訴我投資不是只有房地產
這裡是房產版
我也不認同炒作,但這是自由市場
當你在這種世界
我們該做的是抱怨?
或者學習?抑或逃避
這些是我看很多房產版的能人
都不出現有感而發
如果要買房請訂自己的目標
覺得投資超厲害
請跟房東可以打(我爽就繼續住,不能趕我)的條約
也別來這邊挑釁,這裡是房產綜合版
1.為了社會正義 要求制度上改革不能說是仇富
2.你的邏輯徹底錯誤 完全自由放任不受限制的資本主義
就是強者亦強 弱者越弱的惡性循環跟努力無關
資本主義原來主張的機會平等已被破壞 不是只有投票權 教育權應該平等
3.40年前的超高投資報酬率 超高利潤率 利率水平不是現在能比的
1980年代連不懂投資傻傻在銀行定存利率都有10%
因此機會成本是跟這代不同的 根不努力無關
40年前社會平均利潤率之高 房價所得比之低(低於5倍) 一筆小錢就能滾出大錢
上一代人可以說自己不努力才導致上一代的貧窮
但是這一代的人並非不努力 而是不管多努力都無法翻身
因為這代的人利潤率太低 資本增值太難 永遠是被人剝削的
資本是壟斷在老一代人或繼承而來的富二代手中的
而社會的平均利潤率或投報率隨時間降低是個資本主義的數學規律 稱LTFRP或TRPF規律
以下是我過去說過的------------
你怎麼不談30~40年前利潤率多高
不只是商業一般利潤率很高
租金報酬率(現在台北2%) 和銀行定存利率都是現在5-6倍
30年前1980年代 光銀行定存利率就破10%
資產投報率30%
40年前一筆小錢很容易就滾出大錢 房價所得比也很低買房是容易的
因此早期買房的才能壟斷資產而致富
但是資本增值的速度超過當時國民所得提高的速度
導致現在利率及商業利潤水平很低
大部分財富存量都是被早生的人壟斷
利潤率最高是二戰後剛打完 戰後嬰兒潮這波
40年前的台北房價是4~5倍國民所得
現在的台北房價是16倍的國民所得
40年前你存下30%薪資 10年內就可買房 現在要40~50年以上
1980年代錢傻傻放銀行定存也有10%利率
軍公教退休18%利率
巴菲特股票投報率50% 美國 SNP500股票大盤平均30%
二戰嬰兒潮世代 資本增值速度很快 因為資本存量在二戰前被大量消滅和泡沫化
一筆小錢很快就能滾出大錢
現在美股本益比33倍 台灣20倍
房價所得比16倍 租金報酬率2%
定存利率1%
這種資本存量壟斷在老一代手中就是壟斷性資本主義
除非你能活200歲儲蓄200年
否則永遠別想靠儲蓄或投資獲得財富自由
依當前利潤率而言根本不可能
窮二代就注定會有窮三代 富二代就註定有富三代
城市農夫 wrote:
這篇文章
是我覺得mobile01歷來,我最認同的一篇文章
簡單,卻有見地
樓主這篇文章是沒有任何深刻哲學思想或數學模型的膚淺文章
只會鼓勵人去努力根本就是個「唯心主義者」你出生在非洲和印度你去努力阿 經不起理性數學分析
資本主義利潤率降低是個趨勢 稱LTFRP或TRFP數學規律
因此上一代人努力獲得財富自由所需使用的資本量低於這一代
一筆小錢很快就能滾出大錢 房價所得比也低於這代
當利潤率為5%資本增值1倍需要15年
當利潤率為10%資本增值1倍需要7年
當利潤率為30%資本增值一倍只需要3年
上代人的財富是高速指數倍增的
這代人的財富是低速指數倍增的
平均利潤率降低是趨勢
資本增值率甚至看起來根本就是線性增加的
這代人註定被上一代人資本存量高的富二代繼承者奴役
除非你願意走馬克思的道路
富二代們可以投資
窮二代沒有資本 學習投資只是浪費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