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大多頭,波段也好、長投也好、定存股也好,沒賺錢很難,賺錢不是功夫,是不是賺得比以前多,才是功夫。
有了2016、2017的意外連連造成的瘋狂多頭,雖然2018盤跌、回測比大漲合理,但市場從來都不合理。
市場只是單純的用錢在追逐標的,只要追逐標的錢夠多,就漲,反之就跌。因此,只要灑在台股的錢越來越多,台股就會再漲,只要灑在台股的錢,不夠,甚至被收回,那就要跌,大跌了。
大立光高點大跌30%,鴻海高點大跌20%,一般認為是蘋果出問題,所以很合理,其實不是,只是外資把錢收走。之後會不會再漲,不知道,如果錢多到沒有合適的標的,就一定會生出理由來漲,如果錢用來炒作其他的標的更好賺,那些標的也能吞的下這些錢,那暫時就不會漲了。
不考慮天塌下來的大意外,台股短期沒有大風險,甚至可能還會有新的高峰。但再久的晴天也會結束,天氣太熱就會有颱風,不論今年還有多少未實現損益,甚至是已經拿到口袋的錢,只要會再放回金融市場,數字就有可能會減少,鈔票就有可能會拿不回來。
定存股真的很不錯,但一則不能單戀一枝花,再則一定要閒錢,否則公司轉大壞或股災要錢用就完了;0050、0056也很不錯,但一樣要閒錢,否則跌到歷史低點的35元、12元,又正好要用錢,想哭也哭不出來了。
複利真的很好,但賺來的錢不能花,等要花的時侯,複利創造的價值一定能打贏通膨和這段時間機會成本的總合嗎?
祝大家都賺大錢,也都能把錢留住,好好的花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