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幫孩子開第一個銀行戶存錢的挑選心得

前陣子一直在跟老婆討論培養小孩儲蓄的習慣,雖然他現在還小,不過存錢儲蓄這種事情還是越早開始教越好,因此我也開始幫小朋友找適合當作他第一間存錢的銀行,爬了一下版,發現有關小朋友開戶的內容其實蠻少的,所以我自己做了一些功課,希望可以幫到有需要的爸媽

以下分享幾間有提供年輕族群儲蓄方案的銀行

先提醒,沒有滿20歲的孩子,都需要監護人跟著才能開戶,另外請準備好下面這些東西:

1.身分證(戶口名簿或戶籍謄本也可以)
2.印章
3.第二證件(健保卡、駕照等等)
4.監護人身分證
5.監護人印章

接下來就看看各銀行的內容吧



國泰:小樹苗計畫
●贈送理財手冊
●申購基金依扣款次數,手續費最低39折
●簽約手續費7折

坦白說,內容很普普,因為後面兩個小朋友用到的機會很小,各處捷運站都有提款機,以後要使用會比較方便,20歲以上會消除資格



玉山:玉約幸福
●與父母共享台幣、外幣優惠
●入會後一個月內新增一筆共同基金、黃金存摺等內容,贈送禮物
●生日禮物

其實玉山內容也不錯,這是唯一一間可以跟父母共享儲蓄優惠的內容,但父母需要具備玉山的登峰/菁英/新富資格才可以申請,另外20歲以後會自動取消上面的內容



台新:兒童會員 YBO
●生日當月可於城邦書虫俱樂部以450元選購任3本精選書籍,以及精選套書4折起的優惠折扣
●每月享有一次相當於跨行轉帳手續費之金額回饋

孩子他媽看到有圖書折扣很想辦這間哈哈,不過需要跟台新『往來總資產月平均金額』連續三個月皆達10萬元門檻才能維持資格,有點嚴苛,所以最後沒有申請,18歲以上會消除資格



富邦:小富翁計畫
●存摺包含台幣綜合存款、外幣綜合存款、基金信託投資
●不定期有畫畫、理財營隊

這個也是一般般的感覺,不過如果營隊是很常舉辦,或許值得申請,到20歲解除資格



瑞興:Young Young 得利優惠存款
●活期存款享有定存利率,計算方式為一年期的定期儲存款機動利率(現為1.06%)
●7-11禮券200元

瑞興的內容其實很簡單,他就是主打優惠的利率內容,申辦成功後可以拿到超商禮券,同時這個優惠時間也是我目前看到時間最長的一家,可以一路到35歲都可以使用



最後我選了瑞興作為小朋友的第一間開戶銀行,主要原因很簡單,因為它是我查到的提供最好的活存利率銀行,因小朋友使用錢的情況不多,在成年前我們應該還是會給他現金零用錢,然後鼓勵他存起來,所以如果有一間能一直儲蓄同時維持好利率的銀行,會比較實用,相比其他贈禮,我覺得最實質的利息回饋,可以讓孩子更能感覺到儲蓄的重要性
2017-11-30 20:37 發佈
因為政府提供免稅 贈與稅是 每年每人 220萬 夫妻2人就可轉440萬
除非5年以上 也轉不完
所以一般民眾為小孩存戶 就不太需要
搞不好 辛苦多年存款 都不夠1年贈與稅上限
德國加油 wrote:
最後我選了瑞興 ...(恕刪)

最後,選了規模最小的區域型銀行。
( 瑞興商業銀行,簡稱瑞興銀行,是一家北臺灣的商業銀行。該銀行之最早前身為1917年創始於臺北大稻埕的「臺北稻江信用組合」,後來歷經多次改制,成為「臺北市第一信用合作社」(簡稱臺北一信)、稻江商業銀行以及大台北商業銀行該銀行之經營據點大多位在臺北市境內,並另於新北市中和區與桃園市桃園區設有分行。)

如果是我,我會選
1.全國(甚至外島)都有分行的銀行。孩子長大後,可能到外地讀書、當兵、就業、定居。
2.利率高低?
3.有無搭配證券交割?(順便也開證券戶)
4.有無外幣?
5.

要跟自己同銀行,將來上大學匯生活費給他才能省手續費。

ayz847 wrote:
最後,選了規模最小的...(恕刪)

可達瓜瓜 wrote:
因為政府提供免稅 贈與稅是 每年每人 220萬 夫妻2人就可轉440萬...(恕刪)


是每個人每年可以接受200萬的免稅贈與
依閣下立論
多找幾人贈與不就課不税了
Tainaner wrote:
是每個人每年可以接受200萬的免稅贈與
依閣下立論
多找幾人贈與不就課不税了...(恕刪)

我想表達的是 一般家庭似乎無需要幫小孩開帳戶需求
成年後透過贈與 轉錢 即可
另就 是每個人都可贈與 任何人(無血緣關係也可以) 上限是220萬免稅
接收的人 是無上限 免稅
稅是課贈與人 不是被贈人
從小做好理財儲蓄習慣??

何不 從小

每星期 戶外踏青 (一次幫小朋友存100元)

每個月 小旅行 (一次幫小朋友存1000元)

如果能夠 每個月都一起旅行 讓從小的視野 更大更多體驗

銀行 頂多叫你買個月定期定額 買基金

每個月 能夠帶小朋友 出外旅行 比每個月定期定額 難太多了

德國加油 wrote:
前陣子一直在跟老婆討...(恕刪)
1.小朋友做家事或打零工賺到的錢,
累積到1000元存郵局定存。

2.長輩每年贈與的,存富邦,
開證券戶,複委託買海外股票。

10幾年下來會很可觀

3.平常就有跟小孩討論金錢,
商業運作,科技趨勢

要開就開證券戶及活期戶,
順便多個人頭領紀念品
可達瓜瓜 wrote:
我想表達的是一般家庭似乎無需要幫小孩開帳戶...(恕刪)


瓜瓜大應該沒有小孩吧!
若有小孩.心裡想的永遠是"教育問題"
樓主要的是~~教兒金錢觀.而不是金流方法
只有自己當了父母.方知父母恩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