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好好讀書就是最棒的投資項目

我有個親戚 多我幾歲而已
本身家境不是很好 但他從小就用功讀書 上好大學 還沒補習
畢業之後從事研發替代役 役期結束後 我記得沒多久就進去聯發科裡面上班


到現在也有10年左右了吧
上次遇到他 我問他現在年薪大概二百多到三百有了吧 ? 他說有..
不看三百 均薪取二百好了 10年就有2000萬了
他付出的努力就是努力讀書
好好讀書可能就是最棒的投資項目

他家境也不好 還能一路上好學校找好工作 真的很厲害
當然對比醫師還是差很多 但在我眼裡他已經很厲害了

讀好書上好公司拿好薪水

不像做生意的還需要承擔風險


2017-11-19 22:36 發佈
文章關鍵字 投資項目
等等!你先聽我說 wrote:
我有個親戚 多我幾歲...(恕刪)


突然想到小時候常聽到的一則鄉野故事
有一天...
父與子一起經過蓋房屋的工地...並看到一群汗流浹背的老師傅們辛勤揮汗地工作...甚是辛勞也!!」
父對兒曰:「兒啊!你現今若不好好用功唸書的話,將來長大了就會跟他們一樣..。」
兒對父曰:「是!兒必謹記在心..。」
p12
等等!你先聽我說 wrote:
我有個親戚 多我幾歲...(恕刪)


如果他是念台大...歷史中文呢
書讀的夠好 也進台大了....

等等!你先聽我說 wrote:
我有個親戚 多我幾...(恕刪)


做生意也有很多好處也可以去想,另外讀好書依然有一堆人去考清潔隊。
那是他進聯發科,聯發科有一陣也不好,但又復活了。


decisiveman wrote:
做生意也有很多好處也...(恕刪)
大學本來就不是為了錢的。樓主這觀點很不好。但是台灣很多這種觀點而不是為了學問 
高中畢業去做黑手錢可能更多。
大學是能讓你天花板高。
讀上博士也一樣。社會地位不同。

然而台灣人都把大學當成增加收入工具那挺可悲的。
你高中文憑畢業後自學專攻ic半導體方面技術相信你收入也不會太差。
你看看那些台大出來的幾位總統,政績有比較厲害嗎?

好好唸書和能好好做事,有關聯,但不是絕對關聯。
我不認為讀書是「最好」投資項目,因為效率很低。

但我認為讀書是「沒有明確人生方向」的人最好的選擇:因為穩,不用想太多一頭栽進去努力就好了。職業中讀書最久就拿醫學來舉例好了,讀的半死不活畢業以後一般醫師大多也就幾百萬年收吧;部分醫師如果走入較特定的科系,則上千萬至數千萬;其中極少數成為商人等級做連鎖診所之類的可上億。上千萬算多嗎?其實也還好。一般超過千萬有上億收入的人,職業生涯真的沒幾個花那麼多時間在讀書上。至少我認識的幾位年收有破億的朋友(人脈沒太廣只認識個位數)其中有做金融業的老闆像是管理hedge funds的,自己創業的如媒體公司、開連鎖餐廳、還有設計產品的...哪有什麼讀書啊(頂多有一兩位閒暇很愛看小說),共通點是都差不多二十多歲之後就進入職場沒再讀書了。反觀我自己是長年讀書出來的,對這個話題感觸很深,現在也還在年收數千萬左右掙扎中。

總之我看下來的感覺是要靠讀書來破數千萬/億這個天花版,要比自己創業要難太多了。讀書的好處是風險相對低,父母放心,找個不上不下的年收幾百萬小工作相對比較簡單...不會餓死。但讀書終究是給尚未準備好面對這個現實世界的人做的事;準備好的贏家早就下去廝殺立大功了,怎可能還待在校園裡讀什麼書呢。
要能進聯發科,天分、努力、機運缺一不可,不是好好讀書就夠了。

最近給小朋友看灌籃高手的卡通,看到一場流川楓被對手打到眼睛,一隻眼睛張不開造成接球或投籃的距離感消失,於是流川乾脆跳起來後閉著眼睛投籃,仍是空心中籃,對手不可思議的說:怎麼可能?流川只是淡淡的回應,當你練了超過百萬球後,光用身體記憶就可以把球投進了,櫻木在旁邊聽到,也是大大的震撼了一下,因為他練了2萬球就得意的到處宣傳。

讀書要達到頂尖,同樣需要長時間持續的投入,做任何事情要出類拔萃都要投入大量的時間,關鍵在於誰能夠持續下去?流川楓能夠持續10年專住在籃球上,不代表他能夠持續10年專住在讀書考試上,所以不要把讀書考試這件事情想得太簡單了,適性發展對孩子還是比較好一點。
我一位好友的哥哥也是走一樣的路。清華大學研究所畢業後去竹科做替代役。這時候月薪就四萬多了。期間工作認真,替代役結束後直接被留下一直做到現在。五年前詢問時職位已經升到主管,不含獎金的月薪已經是20萬以上了。

不過我認為樓主的標題中的「讀書」應該改為「學習」比較好。講「讀書」會讓人狹隘解釋為讀大學、研究所拿學歷。但真正重點是投資時間「學習知識」。如果學不到那些「知識」,那麼就算讀再多書,也都是枉然。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