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50歲以前退休之資產配置(現狀與規劃),請指教

「多少錢可以退休?」是許多人的煩惱,每個人生活與價值觀不同,沒有標準答案。
我認為適用於多數人的最保守且日後不會後悔的答案:「在相當低的風險前提下,被動收入現金流>退休那一年的年薪」,
主要想法是這樣離開職場後比較不會後悔當初為何離職而少了一份薪水。
舉例,假設你45歲退休時年薪150,以定存利率 1.2%來計算,需要 1.25億。
這條件過於苛刻也不太合理,若以儲蓄險定存股債券等投資工具稍微承擔點風險,以年殖利率 3%左右為目標,則需4500萬。
3% 是以目前所知的保守投資理財工具所抓的大概值。
若以此為條件,我想我已經可以準備了。

不含不動產,目前存款 6000萬,扣掉一千萬當緊急備用資金與短線投資等用途,
五千萬的配置現況與未來規劃方向如下,還請各方大大指教。

現狀:
1. 儲蓄險: 3000萬(台外幣比例2:1),殖利率 2.3% (題外話:一時心軟沒開口跟業務員拿佣金,有點後悔)
2. 海外公司債券:1200萬(信評BBB+以上, 分散數家公司平均報酬約4%(已計算手續費))
3. 台股定存股:電信股 250萬, 4% (我無法無視於股價下跌的風險,因此只抓4%)
4. 外幣與台幣定存:1550萬(含1000備用資金),打游擊各銀行四處參加新資金優惠定存,估1.2%
現狀被動收入現金流約 145萬
理想目標:
1.儲蓄險: 1500萬(全台幣計)
2.海外公司債:2100萬(全美元計)
3.台股定存股股息:800萬
4.黃金:500萬 純粹考慮通膨與貨幣風險,抓1/10資金部位,並持平假設不漲不跌獲利為零
5.外幣與台幣定存:1100萬(含1000備用資金)
目標被動收入現金流約160萬

資產配置的幾個概念想法:
1. 以海外公司債為主要配置標的:
a.債券(非基金)可保證到期日領回本金,過程中價格雖有波動可賺價差,但既已決定退休,這部分資金就擺明要放到期(20~30年)。
唯一風險是公司倒閉,因此挑選標的皆為BBB+以上的投資等級,如AT&T,富國,威爾森,APPLE等。
b.不買債券型基金或其它基金的理由:
基金價格會波動,無法如債券般可保證到期日領回成本。
若有足夠資金可自己組合數家公司的債券來分散風險,退休所需報酬率錙銖必較,無法再給基金經理人管理費等成本。
[註]比較債券手續費:券商複委託債券手續費可談到0.5~1.5%,就申購一次的費用,打定主意放到期,成本已是相當的低。
跟銀行買會多出信託管理費,但也是可以談。
債券附圖舉例:
https://imgur.com/a/so4f4


2. 台幣外幣比例接近平衡:台外幣互補(美元跌台幣漲,反之亦然),以避免匯損,尤其資產有很大一塊是美元海外債。

3.黃金:黃金配置該多少尚未想通, 500似乎放太多?

4.儲蓄險的困境:
現狀會搞到這個局面的原因是被動收入理財一向過度保守,也太晚知道債券這個工具,
去年因金管會對儲蓄險保單下重手,趕在去年買了過多的儲蓄險保單。
整個人生恐怕因為這一個錯誤決策影響數年退休時間點。
如考慮遺產稅問題,3000萬的儲蓄險也不是說錯誤,但時間點錯了,
雖說天有不測風雲,但按機率來說遺產轉移應到60歲後慢慢進行,
應該沒人想一輩子的奮鬥一次被政府坑 10~20%(遺產稅現行免稅額1866萬)。
雖以遺產稅考慮,資金放保單似乎也不算是錯誤,但時間真的錯了,因此資金被卡住數年,
期滿後先降低儲蓄險部位,待60歲後再以贈與和保單方式移轉資產到下一代。
錢還是掌握在自己手上比較好,無法確保未來子女孝順,不用急著贈與。

5. 既使以後退休,仍會以一千萬的資金操作投入副業等,但心態上勢必相當隨性不積極,
不會花太多精力加減賺即可,雖說我過去N年每年的進帳都比本薪多得多,
但既然要退休享福,這部分就慢慢淡出吧,若有進帳依然是會以海外公司債與台股定存股為主來守城,比例約為2:1。


下定決心提早於五十歲以前退休的心理建設:
「財務自由」重點是「自由」,時間與人生的自由,五十歲以前提早做到財務自由,絕對是比六十歲後更有意義,
因為你提早得到自由,在還有體力的時候有時間作自己愛做的事,
相信沒有多少人熱愛上班,多數人只是捨不得少那一份收入。

數週前張貼過一篇是否退休的苦惱,引起些誤解與風波,
希望大家能理性討論資產配置的問題,
很多時候欠缺的只是一個做決定的勇氣,儘管理智告訴你可以退了,
但人性貪婪總覺得退休就少賺一份薪水,雖知有捨才有得,但總少一口做決定的勇氣,
把資產配置理性整理後或許能多點勇氣吧。

以上想法供參考,也歡迎指正與分享。

2017-09-17 17:09 發佈
xpotter wrote:
「多少錢可以退休?...(恕刪)


你老婆的5000萬有沒幫準備?
還是你丟下她自己退休?


當然如果你老婆家管不算薪水還是薪資微薄你很好張羅,就當我沒說嘿嘿
xpotter wrote:
「多少錢可以退休?」...(恕刪)

這種算法 我要做到掛
我的子女 花錢很爽快....

白手起家的 光結婚 買房後 能存到1500萬已經快50了甚至是60...
首先,先說一下,個人已在2009年退休,現已退休8年

講一個蠻類似您的真實故事,
多年前有一位20多年的好友(小在下兩歲)
有意將手頭合股十幾年的事業,全數退股
正式退休,(現已正式退股,也退休)

退休前兩三年前,同在下討論,退休規劃(個人已先於朋友在40歲即退休)
剛開始研究時,雖然朋友資產,類現金資產約略超過一億左右(不包括房地產部份)
但由於他比較沒有財富自由的概念,很怕資產不夠用,
斷然退休,怕到老了會入不敷出,錢不夠用,
當時真想告訴他,個人退休時,被動收入只設定一年約略60萬左右,就斷然退休了

幾番與朋友的討論,與詳細規劃後,他終於在這兩年完整執行完成規劃,正式退休了
由於朋友的資產配置與您的情況蠻類似的,所以也讓在下發現一件有趣的事,
先聲明(這句話是針對我朋友時,我老是會向他說過的話)那就是,

真的是越有錢的越怕死啦
(請別介意,因為這句話是針對我那有一億以上的朋友嘿)

在我們討論的過程中,由於觀念不是完全相近,只是朋友資產又比在下多,卻又遲遲不敢斷然退休
經過了幾年的不斷溝通,而朋友也在我退休了幾年之後,終於下定決心退休了

最後,只有一個關於退休規劃的個人經驗,在此提供給您參考,
如果只是怕錢不夠,或許有些人不管多少錢都不夠,怎麼也沒辦法退休的
也就是無關錢的問題,就這樣做到老,做不動為止,

但是如果是有計劃,也嚴格執行的話,30歲,40歲,50歲,60歲退休,
只要財富自由,被動收入大於年度總支出,簡單講,
如果年支出只需30萬,被動收入大於30萬,就可以退休了,
當然您或許會說,可是30萬太少了吧,沒錯,您想的跟我朋友一樣,
但他可是一個月支出抓要30萬,一年抓360萬才能滿足的喔,

說到底,還是概念問題,如果只是想退休,也沒那麼難啦,只是當想一個月要30萬或50萬花才想退休
那誰能幫你做好退休規劃,如果真的有,那個人有本事被動收入年收360萬到600萬嗎?
如果有那人還不退休,還幫您提供退休規劃,那您不會覺得怪嗎>?

以上個人意見,提供給您參考

目前做法

1.月配債卷基金(USD NTD AUD CNY )

海外公司債:會卡住你的資金...因而無法讓你的外幣活用....光美元30~33...這樣的匯差~~一來一往?幾%

選擇債卷基金

(1)月配現金流...可以選擇何時換取(高利定存.定期定額扣款.)

(2)買一黨基金可以買幾百隻債卷.又有人幫你管理..


2.台幣定存(活存高利方便調動)

(1)QE的發酵...資金行情....誰知可以撐多久??

等待....2008.Q4...2015Q4....類似這種才規律進場


3.外幣高利定存(只挑大國)

CNY 國債目前4.22%.台灣高利定存3%~4%都相對高..(一年可以讓你進場價-0.2左右)
4.台股定存股

穩定定存股中的利差.股利.(目前庫存水位很低很低很低)

5.有這樣的資產相信有個退休後還有會賺錢的本業(副業創造現金流)

-------------------------------------------------------

各種理財產品...互相接應..

對應各國外匯交叉互換更換水位

等待是最好的方法....

目前保守保守還是保守



大陸投報率還滿高的,沒有考慮配置一點資產在這邊?
謝謝 claff 兄台的分享,
將會考慮放些CNY定存,(半年前其實也有買過幾天,但每天上限二萬太麻煩後來就忘了繼續)。

基金那部分你考量的也有道理,
每個人狀況不同,同一工具和操作在我是優點,在你可能是缺點。
如同我原文描述,基金無法保證本金可全身而退到期100%領回,極可能賺了利息賠了本金。
我和許多人一樣對基金無太大好感,不信任所謂的基金管理人,徒然增添手續費成本,
若已退休,我是不會想特別去煩惱價差也不會想靠這多賺,這部分資金的目的就是穩穩地領利息,到期拿回本金即可。



感謝真人真事的故事分享,
感覺您挺風趣的,既使是說我我也不會介意啦,好像也是事實,完全能體會您好友的心情XD,哈哈;
要不要退休也想好久了,到現在還是每天上班報到,唉,挺悲哀的,真的是會擔心些沒想到的意外,每年少份薪水入帳也不太能接受。
再不下決心也許就每年退休規劃到葛必那天....
真希望您朋友也上來現身說法決定退休前後的心路歷程
理想與現實的距離 wrote:
首先,先說一下,個...(恕刪)
呵呵:
他應該沒上過這01這個討論區吧(我猜),而在下也沒跟這個朋友提過,
所以他應該看不到,也沒辦法分享心路歷程吧

所以我才敢把他的情況拿來當範例分享,
不然其實有錢人都是很怕死怕的要命的,哪可能希望我這樣講他的資產,有多少錢,
不怕被綁才怪勒,,,哈哈哈

然後其實您想想,淨資產超過一億,(不包括房地產)
年被動收入超過360萬(個人保守預估應該超過500萬吧)

他現在幾乎都在雲遊四海當中吧,
他常把我先退休之前,就去過的地方,就去玩一遍,
最近這個暑假應該是舉家帶小孩,
去了一趟英語系國家遊學一個多月剛回來,

對了,最後,提一件我這朋友說的一段話給您參考,

他說:X仔(x是我的名字)你講的真的沒錯,先退下來看看,真的覺得不妥
再重回職場,也還來得及,但是現在xxx(髒話)早知道退休後這麼爽,
我應該早幾年就退休的,不用等到現在,真的是想太多了

最後祝您心想事成

xpotter wrote:
在相當低的風險前提下,被動收入現金流>退休那一年的年薪
我37歲退休,到現在已經11年了,照這個條件,我大概一輩子都不用退休了。

我退休的那一年資產連你的一半都不到,所以我會建議你真的不用太規劃了,先退了再說,過幾年你煩惱的就不是錢不夠花,而是怎樣可以多花錢了(50歲了還能怎樣花錢呢?再更老一點可能連花錢的動力都消失了),到時候可以參考一下連人帶車100kg的那篇實踐財富價值,會對於怎樣花錢有些啟發。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