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政府最近抛出要調漲基本工資5%的訊息出來了,相對的物價會藉機上漲的說法就出來了,撇開政治有的沒有的因素不談,就經濟學的角度看,一個國家到底是高所得-高物價好,還是低所得-低物價好??
例如:
(1)基本工資 2萬元,排骨便當100元,我一個月薪水只吃便當可以吃200個.
(2)基本工資調到 3萬元,排骨便當漲到150元,我一個月薪水只吃便當還是吃200個.
就我而言一樣都是200個便當,但在經濟學上有什麼差別嗎??
日本物價高、韓國物價高,但一個沒有通膨拼命想製造通膨,整個國家因為人口急速老化,而失去競爭力,高物價造成年輕時沒有存夠錢退休的人,變成下流老人。而後者則通膨高到,沒能力進前十大財閥上班的人,就註定一輩子沒出息,領低薪,存錢的速度追不上物價上漲的速度,晚年也將貧苦度日。
覺得高所得-高物價好的人,如果現在是領30K以下的薪水,台灣就算變成高物價-高所得的環境,恐怕生活條件依舊不會得到改善,反倒是手上已握有資產的階層,會平白得到資產上漲的收益。低物價-低收入,其實是物價"相對"平穩的基礎,一旦失去平衡,你要有賺錢速度比別人更快的能力,再來說高所得-高物價比較好,否則這命題對你而言,恐將變成朝三暮四的猴子考題。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