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除權前買股還是除權後買股

這問題一直很困擾我,故我用excel算了一下差別,而且每年固定配一樣的利息,每年可漲回我的購買價,我以金融股為例子因為波動幅度較不大且易填息。
爬了很久的文大家都推薦要除權後找低點買,現在是六月還有再兩個月除權,誰也不知到接下來會漲還是跌,再續高點那我就賺,如往下跌就小虧除息,我只是想買進放著每年領息

圖第一部份是除息後買,本金是150萬,四年後總值有219萬
圖第二部份是除息前買,五年後是233萬,比第一部份多一年且多獲利14萬
第三部份是買0056做價差21買25賣,當然不可能每年都到21的價格,故這是理想值
由結果可知除息前買獲利較高因為多一年的股息,但除息後買進的價位較低帳面上比較好看,各位前輩有推薦的買進時機嗎?
ps:手機排板有錯字請多包含,如有算錯煩請告知,感謝。
2017-06-07 18:28 發佈
文章關鍵字 買股
這裡有個問題
你的前提 是價格不變動的情況還可以填息情況
才會有除息前買“價值”高的情況
股市 會有高有低
用預設立場去,也順便抓問題,建議一件事情
1.買入理由 想賣出理由
2.價格上下是否影響自己
錢是你的,承擔也只有自己,如果運用資產增加縮水都是自己,希望有幫到你

iceman1 wrote:
這問題一直很困擾我...(恕刪)

股價天天在變,人算不如天算。
覺得價位還可以就慢慢買,先別管除權息前或除權息後了。
感謝c大回文,賣出理由是還原股價值利率低於6%,買進理由是華南金第一季獲利較差股價沒跟上這波上漲,但他本業維持去年一季差不多的獲利,當然明年配息會較差。
本人金融股買較多,第一、玉山、合庫持股都有,主要賺股息很少進出,但像今年中信金配息率低,我就出脫換股到玉山跟華南。
錢真的是自己努力賺的,只好慢慢買進,除息後也繼續買。
iceman1 wrote:
...爬了很久的文大家都推薦要除權後找低點買...(恕刪)


小弟是覺得沒什麼差別, 任何時候都可以買... 就炖理論來說, 股價任何時候都含息,
只是含的是去年的息, 或是今年的息, 或是已經過宣告確立的息罷了. 而比較重要的
是市場對公司未來營業展望的看法造成的折溢價幅度有無不合理? 如果過度不合理而
過於高低估, 那就是過於高估可賣, 過於低估可買...
dancingra wrote:
小弟是覺得沒什麼差別, 任何時候都可以買... 就炖理論來說, 股價任何時候都含息,
只是含的是去年的息, 或是今年的息, 或是已經過宣告確立的息罷了. 而比較重要的
是市場對公司未來營業展望的看法造成的折溢價幅度有無不合理? 如果過度不合理而
過於高低估, 那就是過於高估可賣, 過於低估可買...


有時獲利水準沒變,但同業的股價變動過大也可以是參考依據.
iceman1 wrote:
由結果可知除息前買獲利較高因為多一年的股息
這個想法完全錯誤...
就像其他網友說的,股價是含息的,除權息前後的價值是一樣的。

不過,有一點不同,就是除權息的部份要課稅。
現在離除權息的日子太近。
如果沒有特別的原因,
就除權息完再買,免得沒獲利還要先繳稅。
因為公告發放股利已經出來了,除權息之前買的話,你可以明確算出除權之後的價格。

我覺得如果是你要的數字,那就可以買。

有時候算一算認為除權息之後的價格比較划算,但當天卻不一定買得到這個價格。

只有一件事情苦惱我,就是不知道自己想要的價格是什麼😭
薪資及其他所得在稅率不高的情況下
建議參加現金殖利率高的股票 (但要慎選)
因為這應該是最後一年有可扣抵稅額了~留個紀念吧
無薪假裁員風,大大
建意除權除息後買因為損益表看起來不會那麼難看
這是真實的,我一親友也真是的
如,10元買,以領7元,但現在股價9元
她都說她虧損,已經領走的都不算,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