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儲蓄的投資效果

以一位儲蓄新鮮人與巴菲特作比較(調薪、通膨、利息收入暫不考慮)
新鮮人每月可儲蓄1萬元,每年固定儲蓄12萬
巴菲特投資股市年化報酬率20%,投入本金12萬
由下表可看出,只要安穩儲蓄,至少可享有年化報酬率20年

年份 累計 該年報酬率 巴菲特累計
第01年 12      12
第02年 24 100%  14.4
第03年 36 50%   17.28
第04年 48 33.33% 20.74
第05年 60 25%   24.88
第06年 72 20%   29.86
第07年 84 16%   35.83 <-- 第07年單年報酬率落後巴菲特,但年化報酬率仍超過38%
第08年 96 14%   42.99
第09年 108 12.5% 51.60
第10年 120 11.11% 61.92
第11年 132 10%  74.30
第12年 144 9%   89.16
第13年 156 8.33% 106.99
第14年 168 7.69% 128.39
第15年 180 7.14% 154.07
第16年 192 6.66% 184.88
第17年 204 6.25% 221.86 <-- 第17年開始巴菲特超越新鮮人,儲蓄年化報酬率小於20%

安穩儲蓄有幾個方法(老生常談,核心原則為:降低風險,長期持有)
1.定存(台幣或外幣,可斟酌分配)
2.買進全球指數型基金(不要集中持有單一市場或單一產業)
3.買進中大型資優股(請至google搜尋說明,關鍵字:定存概念股、長期投資股、巴菲特概念股。比較融資餘額與大盤指數漲跌百分比,均線關係,避免買在頭部)

而在儲蓄期間,該作的功課有
1.看書(實體書、網站、blog都可以,主要是蹲馬步增加知識)
2.觀察(台股走勢、產業變化、世界經濟.....)
3.思考(大膽假設)
4.少量操作(小心求證)
5.專心本業

簡單以儲蓄報酬率就可達到20%以上時,何需投資股市殺入殺出
而當儲蓄報酬率越小,則可開始考慮逐步增加積極投資部位
(腦袋跟口袋都準備好了再進場)
2008-02-06 2:53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儲蓄 投資效果
我只想說
5元的兩倍是10元
50元的兩倍是100元
500萬的兩倍是1000萬
5000萬的兩倍是1億
5億元的兩倍是10億元

數字面都是2倍
但心理層面我想是2000倍以上吧
儲蓄是好事,不過樓主算法有爭議。

複利強的是每年繼續拿那該年多存下來的12萬,繼續複利20%,PV=12, i=20%, N=17, PMT=12, PV=1004.9333,一千零五萬,如果是月存一萬,每個月1.67%來複利,那就是204期,變成一千七百多萬。
-- Using Numb3rs, we can solve the biggest mysteries we know
只有一個問題...
為什麼巴菲特只有第一年有12萬?
這樣結論是巴菲特利用投資複利可以用一年的錢在十七年後幹掉辛苦存錢十七年的人??
(這個比較法大有問題, 而且儲蓄也是有利息的~~~)
以前的觀念是買進績優股 但缺點是仍壓在少數個股上

現在小弟倒推薦一個儲蓄方法

以半年到一年為一個單位在相對低點(沒說絕對)買進ETF(如0050)

拉長時間到十年二十年來看 報酬率會相當驚人
Nikon FE/FM2 , Nikkor AIS 24/2.8 , 28/2.8 50/1.4 , 105/2.5 Canon EOS 30D , Sigm
這是說不計息對吧 ;)

關於儲蓄,小弟也算過一件事

樓主是以每年 12 萬說明,那麼其中拿 7 萬來定儲好了 ;)

最長算定儲三年,利息目前以 2.6 計算,整存整付最後本利和是 75672 元

第三年整有第一筆息,往後每年一筆息

第六年整有二筆息,往後每年二筆息

第九年整有三筆息,往後每年三筆息

......

計算第 13 筆息後 ( 好像是第九年整就領得到了 ),就可以有"多"一筆 7 萬利息 ( 利息當然拿去定儲 )
下一次是領 12 筆息就可多一筆 7 萬了
..... 所以一定要定儲存錢啊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愛因斯坦說,「複利的威力遠大於原子彈。」

這句話可能已經被引用到快爛了
但是如果要在有生之年享受到成果
那利率要夠高才行(>10%的話 約10年 double 1倍, 2.5%約40年 double 1 倍)
否則就只能留給後代享用了
但是以目前高額遺產稅的政策
當你死後遺產40%-60%被徵收,存款又得從新開始

以現行的利率和遺產稅政策可說是完全阻斷了複利的原子彈效果

樓主引用17年定額儲蓄和巴菲特單筆投資17年比較
兩者投入的金額完全不同,實在是不能相比
假設巴菲特每年都投入12萬
那兩者之間最後豈不是差了 17倍之多

巴菲特只用12萬賺的就遠遠超過每年投入12萬的存款戶,

所以還是得做投資,光存款,得存一輩子
那要是巴菲特每年也存12萬勒...?
這個比較根本就沒放在同一個標準上面再比
有意義媽--.--?
加特大的每一篇文章我都收藏歐, 對於中長期投資, 加特大看得很透

"腦袋跟口袋都準備好了再進場", 這句話最經典, 推

投資市場上有個很有成就的人, 那就是巴菲特, 他也不是從萬貫家產起家的
差別在哪? 差別在腦袋, 小弟我腦袋空空, 所以趁著過年沒工作又下雨, 買了
"巴菲特寫給股東的信"這本書好好的在家充實腦袋中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