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4762三汰盤後公佈除了收購價58.27外 ,另外加碼配息0.13,配股1.08
算算收購價約64元,現價57.5元 還有10%價差,但前提是必需除權後才收購 ,請問有去現場的網友是否有更確認的消息
會上決議收購價是58.27 當下小股東要求加發股利(現金0.13 股票1.08) 主席和財務主管很爽快的答應,有說會”除權後再收購”,收購價仍按董事會決議前30日均價(法令可没說遇30日有除權息日可調整收購價 很硬的規定)
答案很簡單,這是安排好的(還記得有一年台積電張董説2317加發股利是安排好的),只要是安排好的,一定拿的到!唯一奇怪的是小股東那能算到那麼奇怪的數字0.13 1.08 一般不是1就是1.5 取整數或小數一位,這位小股東可以算到小數2位,數字很怪,而且發問股東的戶號很前面,應該是原始股東,這樣說你應該能了解,都是事前套好招的!
你想一般在股東會現場,小股東要求加發股利,公司派會同意,比登天還難
這次很爽快的答應 我只能想是對主管機關有所交待(佛心來的)(也許是這家公司仍有賺錢的關係,當下我還覺得台上會暗示台下的暗椿不給過,想不到很意外就過了)
接下來要關心的事…你能賺多少
58.27(1+0.108)+0.13=64.69
股票股利是否也用58.27收購,是的!會上明確同意除權後58.27收購
老美花約2500萬美元收購上海廠(一座主體營運廠)合台幣約7.5E
小股東抓約3400張(18700-15340)
3400(1.108)=3767 才多出367張 方便計算 取370
這370張*58.27=2,156萬 和3400張*58.27=1.98E 合計2.2E
7.5E-2.2E=5.3E 仍大賺(多花這1.08 才花2156萬,可減少收購阻力,真的不多)
我最高60.8 全出了
推理的很有道理.....但您應該是有"參與"...而没"參加"
有一案例叫福登....收購的期限和本案很像....在等主管機關核准下市(福登這案當時没履約保證...還卡證所稅....買的人一推)
本案(非公收..没證所稅...買的人不多....可能被樂陞弄怕了)
由於收購價確定 時間約再7-10個工作天可知....(但有一個因素 就是 下市 除權 收購 三者的排列.....排列不同..結果不同)
價格没收斂不代表一定是通謀虛偽...
若真如此為何大部分人在53.8上下買進 當下價格也没立刻在股東會前收斂至58丫....但為何買進呢?
會買的人就是因為會判斷....
會跟的人就是只是會跟..不做功課而以
但KEN推理的也很有道理....凡是正反兩面都要參考...謝謝
大股東不是吃素的 若當下宣布58.27不含權息 大股東光是回收在外的張數就要增加成本..內部至少還有一位監察人鄭德福搶著賣股..其他談好條件的大股東也可能跑票....流通在外籌碼變多...回收的成本更難估算(但劉芳榮不是許金龍..業內可以查一下這人的評價..最後公司的目的因和私有化轉到大陸上市有關...只是不能明說得罪主管機關)
社會需要多一點樂觀...樂觀會帶來希望
至於推合理股價在40上下的....這方法有待商確
(1)先回答你54收斂到58這段,公司2月宣布下櫃消息,並沒有「收購價」而且還拋「烏龍價」,所以兩天內造成股價恐慌,第二天終於有新聞說會用57元收購,因為法規規定,而只要去查查法規,法規的確明定要用58.2多元以上收購。所以敢在股價陷入恐慌的套利者去購買都是有勇氣跟膽試的,至於為何沒有快速上升到58元以上,是因為其他散戶會丟出籌碼(但主要是一個大戶一直丟籌碼出來,如附圖),而套利者也不會在股東會前拉抬,因為要「低價收籌碼」(可以去看分點籌碼就好)
(2)我是第一階段先獲利了結的,只是先退出「觀望」,因為若真的是大股東「佛心」來著,我也可以等到價格從9%收斂到5%再去買(只要消息越來越正確,價格肯定會推升,請參考反面教材樂陞套利慘案)。
(3)我也徹底做了功課,我也認為劉董是要下櫃去大陸上市賣個好價格,但就是有一些迷樣問題違反邏輯,覺得很怪,第一:為何鄭德福跟溫博雄內部人不斷在「賣股」,第二是為什麼劉董是「專精」兩岸承銷業務的銀行家,自己代表的公司要下櫃卻搞得這麼粗糙,當初58元上櫃,你好歹60-65元收回去,這麼會算價格的人,股東會還會放「利多」給你(有投票絕對權還贊成),那為何股利政策一開始決定為「0」,然後宣布消息也不公佈「收購價」,害得一些散戶不明究理把股票拋售,然後被某黑手「承接」。
#總之,我只是認為老闆一開始很小氣要收回股票,最後大放利多給你,這根本是打臉,然後很多資訊不公開透明,這根本並非「專精承銷上市業務」的人做得出來的,只是覺得很怪,我也沒要擋「大家套利的財路」,只是互相討論一下
#而我真心認為劉董不會因為區區小錢,壞了自己的名聲,所以一切都是我自己亂想啦
#反正價格不會騙人,等待更正確的訊息出來,再去做「無風險套利」比較好,當然若你是有內部消息的人,就大口吃肉吧,畢竟我們是散戶,不賠錢比賺錢更重要
“然後那個更正的股利政策到底是真還假,有沒有人要打去公司叫他們在「公開觀測站」更正,這是「重大訊息」,真的有照顧小股東「知」的權益嗎
#另附上「大主力」動向,只有這個傢伙「第一階段」沒出場,「第二階段」還大幅加碼,他成本很低,反正他怎樣都不會賠,因為58.2元公司一定得收購(如果沒有意外的話)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