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身邊的幾個朋友開始做shop.com這家網購的事業,他們強調購物可以有些集點回饋,有購物年金制度,這幾位朋友把這當成副業,但感覺比主業還積極,假日都會去參加甚麼研討會。
A偶爾私下用賴的噓寒問暖,之後就介紹他的產品,曾邀我去聽他們的講座,但我沒去,然後請你加入他的購物群組,他時常會貼一些團購的東西,像保養品、保健食品,也有一些生活日用品,要買的就跟他說,他就幫你代購。
B在我那陣子身體在休養中的時候,說要來看看我,本以為他是來探望我,他也帶了水果來,但講到最後就開始介紹shop.com的公司制度,是所謂的購物年金制度,也教我如何在上面註冊!也跟我說我該吃那些保養品讓身體恢復健康,要我多看看上面的東西,可以直接網購,只是之後我都沒上網看有什麼東西可買!
B説A是在賣shop.com的產品,A是直接幫我們代購,B則是把我加入網站,但他似乎把介紹人填了他自己!
是說購物年金制度不就是像刷卡現金回饋嗎?只是趴數不同而已??這樣理解有錯嗎
其實感覺就是多層次傳銷的網路版!不知道我的理解對不對。不知這家公司是不是又是一家類似安X、美X家的運作公司!
看朋友滿懷希望的投入,未來網購這塊餅應該也會越來越大,朋友似乎是看到這樣的商機,很積極的投入!我也不便跟朋友說什麼,只是像這種上線下線的營運方式,個人個性是不會去從事,但對朋友的噓寒問暖之後,然後又要推薦你一些保健食品,覺得不知該說些什麼!
平均應該有月收十幾二十萬
她沒找我加入
但是我有主動要求去參加會議,瞭解她們設計的制度,
我過去有幫其他公司設計多層次傳銷的制度,美安相對比較合理,
也不是以持續增加下線為主,
而是比較積極推廣實際消費者到shop.com買自家產品及網站合作的供應商產品 (而不是叫下線去買來囤)
shop.com其實也算是個導購網站
我自己的品牌官網也有加入成為供應商之一(夥伴商店)
業績還可以,一個月大約幾十萬業績,她們購買者的忠誠度、黏著度很高,也因為店長的業績量,不時都會出現掃貨轉賣
但每筆訂單要給出約20~30%營收當作網站費用及現金回饋,我產品利潤還撑得住
沒有要推的意思,但是每家直銷,總有賺到的人,也有賠錢離開的人 賺到的也不只是上層
我開公司創業初期(我公司做自己品牌,跟直銷無關),在鄉下麥當勞寫計劃認識的人,靠賣安麗淨水器為主業,也開公司買了房子
世界上總是悲觀的人居多,我離開前上市公司籌畫創業時,也有關係很好的大主管跟同事說我學到皮毛就想出去自己搞(做十年了還是皮毛?),說我一定失敗,結果現在不過幾年,他還是一個月二十幾萬死薪水,而我公司上禮拜就超過四十萬淨利
做與不做,敢或不敢,積極與否,自然有不同的人生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