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請教各位前輩,最近想做T50反一,但做了功課之後(以下文章),有點不太了解。
1.我不能把他當成股票的漲跌來買賣嗎?
2.放空期貨所會產生的風險和頻繁買賣費用,都會內含在放空 ETF 中,減低淨值,看不見,不代表不存在! 以上這句話不明白意思!
3.T50反一不適合長線佈局嗎?
個人是覺得目前大盤空間不大,個人不擅長放空個股,也習慣長期投資,大盤向下的機會是有的,所以目前想購入T50反一。
我購入後若漲3%,獲利上跟股市不一樣嗎?我看了以下的教學介紹,不知是誤解,好像不是跟股市操作相同!
文章引自https://www.cmoney.tw/notes/note-detail.aspx?nid=26360
反向ETF 的 4 大風險
「T50 反1 ETF」 到底是怎麼追蹤台灣50 指數,
做出相反的績效呢?
由於它並不是「現貨ETF」( EX: 台灣50 ETF ),
所以不是靠買賣實體標的(股票) 的方式來追蹤指數,
而是以「期貨」、「交換合約」...等方式來合成類似效果。
那這樣會有什麼風險呢?
1. 因追蹤機制而衍伸的績效誤差
首先由於不是直接持有 / 放空 股票,
因此有追蹤上的誤差,
漲跌幅不一定與原有指數完全相同。
2.衍伸性金融商品的內含風險
再來,雖然 T50 反1 ETF
表面上讓投資人避開了一年一度融券放空回補的風險,
可是實質上該 ETF 卻在「放空期貨」這個風險性高的衍伸性金融商品,
只是由基金經理人幫投資人執行這些動作罷了,
因此放空期貨所會產生的風險和頻繁買賣費用,
都會內含在放空 ETF 中,減低淨值,
看不見,不代表不存在!
3.多層信用風險
投資人持有「反向 ETF」,
反向 ETF又持有「期貨和附買回債券」(如下圖),
一層又一層....
這其中如果任何一個標的的發行機構出現信用問題,
都可能牽連到「反向 ETF」的績效,
EX:發行「附買回債券」的機構發生信用風險而倒閉,
最糟糕的結果會讓「反向 ETF」投資人血本無歸!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