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大家怎麼是怎麼看待這個問題?
範例假設:
有筆500萬房貸,利率 1.7% (先不考慮未來升息的因素),
手上有30萬或更多的閒錢,已有投資標的 年化報酬率約 3~5% (先不考慮任何風險導致報酬率下降),
總之投資標的報酬率 大於 貸款的利率至少 1% 以上
大家會如何衡量是否要先還債,還是去投資賺取當中的利差呢?
忽然被親友問到這個問題,一時之間也不知道如何回答,
感謝各位的意見.....
元氣大子 wrote:
範例假設:
有筆500萬房貸,利率 1.7% (先不考慮未來升息的因素),
手上有30萬或更多的閒錢,已有投資標的 年化報酬率約 3~5% (先不考慮任何風險導致報酬率下降),
總之投資標的報酬率 大於 貸款的利率至少 1% 以上
大家會如何衡量是否要先還債,還是去投資賺取當中的利差呢?...(恕刪)
紅色字的這兩個條件同時成立的話
當然要去賺這個利差啊!
但除非你是在寫課本練習題
不然... "不考慮" 這三個字, 是不可能的
元氣大子 wrote:
有筆500萬房貸,利率 1.7% (先不考慮未來升息的因素),
手上有30萬或更多的閒錢,已有投資標的 年化報酬率約 3~5% (先不考慮任何風險導致報酬率下降),
總之投資標的報酬率 大於 貸款的利率至少 1% 以上...(恕刪)
實際上「先不考慮」的都得考慮。
一般房貸寬限期一過要逐月還本金(PS),而股息通常一年一配(0050目前是一年兩配),除非殖利率超高(還得填息),否則光靠股息是很難還本金的。若要賣股來還,沒填息時賣出還導致實質損失。所以必須保留一部分本金不投資拆成多筆,放定存各筆逐月到期來還本金,然後期待實際投入的部分能趕快大幅獲利,填補不投資部分的利差損(貸款利率>定存利率)外,還要能生出新的逐月攤還本金。
上面這樣的現金流相當複雜,我也沒實際用excel跑過,只是寫出來說明實際問題。總之,要用融資來投資,報酬率必須要更高才能應付本金/本息攤還。
如果改用不必還本金的理財型的房貸(花旗就有,可以去它們官網查一下),問題比較單純,變成股票年配股息大於貸款年繳利息且能填息就可以。但仍然必須面臨景氣差時獲利變差,股息小於利息的狀況,此時多半股價也已經跌到媽媽都不認得,要賣股票來還貸款也立即實現虧損。此外,這類型房貸利率至少2.x%起跳,要求的股息殖利率得更高才行。
綜合以上,這種用房地產融資來投資股票,不是不可行,而是要挑時機。在崩盤後由於常是股價和股息金額的相對低點,那個時候再來實施比較容易立於不敗,而且當股市回升之後獲利了結也比較簡單,再來等候下次崩盤。唯一的問題是真正崩盤時,有可能連工作都不保,敢不敢拿房子抵押(這個應該先事前辦理好手續,等崩盤時可以立刻動支)勇敢進場的問題,另外就是像金融海嘯,國安基金在5千多點進場,那時跟著進場,還有一千多點可以跌(又再跌2x%),現在事後當然知道被柏南克QE拉起來,萬一當時是從此指數長眠不起,能否頂得住的問題。
PS: 本息平均攤還和本金平均攤還,每月還的本金金額又不同,但這裏暫時不考慮細節,僅說明需要還本金時是不同的問題。有點像投資客常用房租來付寬限期內的利息,但寬限期一過還沒賣掉,房租不足以支付需要還的本金,問題就大了。
PS2: 綜合以上,這種事還是比較適合有兩棟(或更多)房無貸款的人,一棟可以自住,另一棟在崩盤時房地產換現金來投資,萬一被法拍,還有一棟可以住。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