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碎碎念】台彩作弊?彩券其實沒那麼好賺?

剛剛在雅虎首頁看到一則文章,忍不住要說幾句... 先看看文章吧:


台彩作弊?彩券其實沒那麼好賺 中央社中央社 – 2017年2月25日 上午10:22

(中央社記者田裕斌台北25日電)一段LINE上流傳的疑似樂透作弊影片引發網友瘋傳,事實上,自有公益彩券以來,「作弊」的耳語從沒斷過,但彩券其實沒那麼好賺,台灣彩迷的中獎頻率更是比理論值高得多。
根據台灣彩券統計,自第4屆公益彩券發行以來,若在大樂透頭彩未超過保證金額的新台幣1億元前,每期投注額約在8500萬元至9000萬元間,理論上平均每8期才會開出1次頭彩,但事實上,至今年2月10日止,大樂透總共開獎344期,其中72期開出頭彩,平均4.7期就會開出1次頭獎,幾乎是理論值的一半。
觀察頭彩開出的頻率,雖有曾經連槓18期的紀錄,但也曾發生過連續4期開出頭彩的巧合,光是投注總額都不夠發出的獎金,台彩等於開1期賠1期。
自2007年至2014年的第3屆公益彩券狀況稍好,在大樂透開獎的734期中,共開出171期頭彩,平均每4.3期就開出1次,不過當時每期的平均投注金額有1.2億元至1.3億元,理論上平均每5至6期就會開出1次頭彩。
台彩分析,造成大樂透實際開出頭彩的頻率比理論值高的原因,主要是加碼活動會刺激銷售,加快頭彩獎金累計速度,一旦頭彩金額飆高,被中走的機率自然增加。
根據台彩官網公布資訊,大樂透的頭彩中獎機率約1398萬分之1,等於每個號碼組合都有人買,需要花6.99億元,但自2013年之後,單期最高投注額僅有1次超過7億元,每年農曆春節彩券旺季的投注金額也每況愈下,從2013年最高的7.53億元,降至去年最高僅3.44億元,要不是今年加碼方式改變,100萬元獎項大幅增加,單期投注額也不會回到5億元以上。
投注站業者分析,彩迷愈來愈精打細算,大多數大樂透頭彩都在單期銷售額2億元之前就會開出,只有農曆春節期間彩迷的投注預算才會明顯提高,所以別再說台彩作弊了,要是如果真有作弊,何必在沒賺夠之前頭彩就會開出?1060225


看完了行銷文,再來談談我的想法:

1. 大樂透、威力彩、大福彩皆是將總投注金額的 55% 提撥為當期總獎金。但實質期望值更低,當期沒有人拿到頭獎時,詳情可參考 http://kasonblog.blogspot.tw/2011/12/blog-post.html

因此,即使不作弊下,下注 N 期後,剩下的錢應該會是 0.55 * N

舉例來說: 一百萬連賭10次,應該只剩 2532 元

所以根本不用作弊,自然而然錢都會流到莊家去了。

2. 這個「合法經濟活動」現金流的流動,實質上是由 M 型窮的那邊流向富的那邊。這在20年前,台彩還沒開賣前,我就已抱怨過了。主辦的是哪些銀行?去買的是哪些人?中間開店取得獲利是哪些人?最後取得剩餘的金流會是哪些人?簡單想想就可以知道。(此為比例問題,勿戰此觀點)

我個人的偏見,公益彩券發行條例本質為變相的收稅方法。

3. 每逢節日、或者特定的銷售目的下,總會有包裝後的行銷新聞,好吧~ 既然有法源被歸類是「合法經濟活動」,而不是賭博,那麼行銷似乎勉強可接受,只是... 這種置入行銷的新聞,能多用點心嗎?

4. 雖然 55% 的期望值已經夠低了,不用作弊最終玩的人錢都要輸給莊家,但是公正公開性仍然有可以加強的地方,長期總有人質疑黑箱。就像前面新聞「理論上平均每8期才會開出1次頭彩,但事實上,至今年2月10日止,大樂透總共開獎344期,其中72期開出頭彩,平均4.7期就會開出1次頭獎,幾乎是理論值的一半。」這也是讓我有以下想法的主因,長期違反數學機率的結果,代表的是台灣人的運氣比較好,還是台灣人比較「聰明」

(1) 開獎前應該要公開所有的下注號碼與下注地點,如同證交所可以查閱當天所有股票的成交買賣雙方下單券商與成交量,每筆交易都有憑有據

(2) 這樣自然可以杜絕:開完獎後多印幾張,強迫中獎 等等招人懷疑舞弊的可能性。

(3) 若有隱私權等疑慮也很容易解決,可以如同房地實價登錄,把某範圍的區域列為同一統計值,甚至把足以辨識特定人事物的位置用星號刪去,只要保留號碼與人數等足以影響配彩的關鍵資料即可。

(4) 再來可能又以 資料量、計算速度、傳輸速度、等理由來迴避,實質上這些簽注資料概算一下不會超過幾十MB,以目前科技很快就能夠發佈。如果仍然有困難,那麼也可以用 SHA-256 之類的演算法,先公布該明細檔案的雜湊值。

關於 SHA-256 https://zh.wikipedia.org/wiki/SHA-2

這類演算法特性在於難以碰撞 (collision),意思就是,當我公開了 a.txt 的雜湊值之後,我想修改 a.txt 內容,然後產生一樣的雜湊值的可能性目前尚不可能。所以我可以稍後才公開 a.txt ,因為我一定要先有檔案,才能算出雜湊值,而無法另行產生一個 b.txt內容不同,但有一樣的雜湊值。

(5) 由於雜湊值公開後,理論上就再也無法由反向再去修改原始檔案,所以就算日後在搖獎後與配彩時,才公佈簽注資料都無所謂。人們自然可以信賴簽注樣本數在搖獎前就確認

(6) 剩下就是搖彩機器的公平性,這個就我實際接觸過這類機器的心得,我相信機率上是隨機的,比較有機會舞弊只有放球的時候。如何開放與公開現場,這個應該是技術問題...


2017-02-25 18:59 發佈
如果沒記錯的話
彩劵行賣出的彩劵是否中頭彩
需要靠台彩通知
彩劵行自己是不知道結果的

問題來了
如果這一期頭彩開出實際有一人獨得
但因為沒有人知道真實狀況
而台彩宣布本期有二人中頭彩
會有人知道嗎 ??
reynard wrote:
看完了行銷文,再來談談我的想法:
1. 大樂透、威力彩、大福彩皆是將總投注金額的 55% 提撥為當期總獎金。但實質期望值更低,當期沒有人拿到頭獎時,詳情可參考 http://kasonblog.blogspot.tw/2011/12/blog-post.html
因此,即使不作弊下,下注 N 期後,剩下的錢應該會是 0.55 * N
舉例來說: 一百萬連賭10次,應該只剩 2532 元
所以根本不用作弊,自然而然錢都會流到莊家去了。
2. 這個「合法經濟活動」現金流的流動,實質上是由 M 型窮的那邊流向富的那邊。這在20年前,台彩還沒開賣前,我就已抱怨過了。主辦的是哪些銀行?去買的是哪些人?中間開店取得獲利是哪些人?最後取得剩餘的金流會是哪些人?簡單想想就可以知道。(此為比例問題,勿戰此觀點)
我個人的偏見,公益彩券發行條例本質為變相的收稅方法。
3. 每逢節日、或者特定的銷售目的下,總會有包裝後的行銷新聞,好吧~ 既然有法源被歸類是「合法經濟活動」,而不是賭博,那麼行銷似乎勉強可接受,只是... 這種置入行銷的新聞,能多用點心嗎?
4. 雖然 55% 的期望值已經夠低了,不用作弊最終玩的人錢都要輸給莊家,但是公正公開性仍然有可以加強的地方,長期總有人質疑黑箱。就像前面新聞「理論上平均每8期才會開出1次頭彩,但事實上,至今年2月10日止,大樂透總共開獎344期,其中72期開出頭彩,平均4.7期就會開出1次頭獎,幾乎是理論值的一半。」這也是讓我有以下想法的主因,長期違反數學機率的結果,代表的是台灣人的運氣比較好,還是台灣人比較「聰明」
(1) 開獎前應該要公開所有的下注號碼與下注地點,如同證交所可以查閱當天所有股票的成交買賣雙方下單券商與成交量,每筆交易都有憑有據
(2) 這樣自然可以杜絕:開完獎後多印幾張,強迫中獎 等等招人懷疑舞弊的可能性。
(3) 若有隱私權等疑慮也很容易解決,可以如同房地實價登錄,把某範圍的區域列為同一統計值,甚至把足以辨識特定人事物的位置用星號刪去,只要保留號碼與人數等足以影響配彩的關鍵資料即可。
(4) 再來可能又以 資料量、計算速度、傳輸速度、等理由來迴避,實質上這些簽注資料概算一下不會超過幾十MB,以目前科技很快就能夠發佈。如果仍然有困難,那麼也可以用 SHA-256 之類的演算法,先公布該明細檔案的雜湊值。
關於 SHA-256 https://zh.wikipedia.org/wiki/SHA-2
這類演算法特性在於難以碰撞 (collision),意思就是,當我公開了 a.txt 的雜湊值之後,我想修改 a.txt 內容,然後產生一樣的雜湊值的可能性目前尚不可能。所以我可以稍後才公開 a.txt ,因為我一定要先有檔案,才能算出雜湊值,而無法另行產生一個 b.txt內容不同,但有一樣的雜湊值。
(5) 由於雜湊值公開後,理論上就再也無法由反向再去修改原始檔案,所以就算日後在搖獎後與配彩時,才公佈簽注資料都無所謂。人們自然可以信賴簽注樣本數在搖獎前就確認
(6) 剩下就是搖彩機器的公平性,這個就我實際接觸過這類機器的心得,我相信機率上是隨機的,比較有機會舞弊只有放球的時候。如何開放與公開現場,這個應該是技術問題...


樓主相當有深度的分析,但其實Lottery Expectations在台灣已經不重要

重點是在於:1.不符合常理的超高中獎頻率 2.事後動手腳的可能性

先看一下樂透彩的兄弟運彩發生什麼事
運彩爆發監守自盜重大弊案
運彩作弊 富邦包庇

他只是個小襄理,就有權力能開主機改紀錄重新派彩給自己

所以同理可證 根本不需要從高風險的開獎機器去下手

而且弊案還是內部離職員工檢舉才被發現,不然的話....

從運彩作弊再回過頭來看台彩的1.和2.

嗯.....一切盡在不言中

P.S別忘了還有那開獎後充裕的一小時








unlocker wrote:
樓主相當有深度的分析...(恕刪)

不是公務員都沒有中獎命啦!
reynard wrote:
剛剛在雅虎首頁看到...(恕刪)

樓主說的沒錯,沒能事前公布所有下注的資料,已經讓這個遊戲毫無公平可言,其實後面還有很多可作手腳的地方,不過就不重要了。

除了過年和家人合資買個幾百元刮刮樂娛樂一下之外,其他時間我是不買樂透的。
不過我也不反對小額娛樂一下,有無作弊無所謂,多繳些稅金給國家也很好。

二十年前後,台灣流行的六合彩(好像當年是46個號碼),突然有一陣子35個號碼的組合大流行。
我透過內線的調查,幾乎都是香港地區來台灣簽的。經過幾番思考,發現了幾個可行的作弊手法。然後我警告幾個認識的大組頭。
有人避開了,不過不知道的人更多。所以後來台灣的六合彩被香港贏了很多錢回去,幾乎垮了。警察抓不死,卻被香港打死了。

又過了幾年,遇到當年一位很大的組頭,我也曾經警告過他。據他說,我告訴他之後他並沒有立刻收手,不過接下來的兩三個月確實很糟。他想起我的話後就收起來了,避開了很大的危機。

時至今日,很多當年垮台的人,可能直到現在都還不明白是怎麼死的。


PS.當時台灣六合彩大組頭使用的電腦很多是我幫他們設計的。不是要猜號碼,主要是管理、分散和降低風險。所以當時香港異常的簽賭,被我的電腦感覺到了。
unlocker wrote:
樓主相當有深度的分析,但其實Lottery Expectations在台灣已經不重要

重點是在於:1.不符合常理的超高中獎頻率 2.事後動手腳的可能性

先看一下樂透彩的兄弟運彩發生什麼事
運彩爆發監守自盜重大弊案
運彩作弊 富邦包庇

他只是個小襄理,就有權力能開主機改紀錄重新派彩給自己

所以同理可證 根本不需要從高風險的開獎機器去下手

而且弊案還是內部離職員工檢舉才被發現,不然的話....

從運彩作弊再回過頭來看台彩的1.和2.

嗯.....一切盡在不言中

P.S別忘了還有那開獎後充裕的一小時...(恕刪)


所以我才認為,開獎前鎖定投注資料是非常重要的。這是建立基本公信力不可或缺的,不知道困難點在哪?
還是如果真的做了,發現從此以後,中獎機率開始符合數學學理,結果難以收尾?

而且,這個產生雜湊值的過程,只需要把原始資料從資料庫撈出來,不用任何計算與統計,只要花個幾秒鐘把這個原始檔(raw data)計算出雜湊值,相當於當場作一個快照(保存證據)。並在搖獎前公佈雜湊值這幾個數字。

後面的配彩、公佈等等,帳可以慢慢再算,不要說一個小時啦,就算要計算個幾天幾夜也沒人會說話,因為配合拿出原始檔,自然有一堆人可以幫忙驗證當初的快照對應的檔案有無被竄改,並且核對配彩金額人數是否正確。
要真的沒作弊,那頭獎20億,怎麼沒人包牌每個號碼都包了?就是怕突然生出1大堆中頭獎的把獎金分光了。
應該要讓第三方監管開獎方式
不然隨便找個人頭律師作見證沒意義
還有開獎機體都要透明化
現在彩球機背後外殼都不是透明的
裡面藏什麼儀器都不知道
現在工業設備要做到挑選球號太簡單了
一個感應器掃瞄反應時間都可以到奈秒
彩球機背後黑色外殼真不知道用意在哪
古老的吸球方式
做弊也只掃瞄到該球進入杯狀體後
加強馬達吸力就可以了
先前挑那個球盒球機根本就是障眼法


reynard wrote:
剛剛在雅虎首頁看到一...(恕刪)


8點結束,立即開彩。
而非一小時後,才進行有空間感覺的開彩
reynard wrote:
剛剛在雅虎首頁看到一...(恕刪)


其實我覺得彩券公司他們沒那麼複雜,所有人都把作弊焦點放在開彩上,但我覺得作弊點是在選號上。

據彩券公司幾回自己公開說明,中大獎的80%以上都電腦選號,好啦....電腦派號程式是誰做的?派什麼號給你,機率多少,這些都是彩券公司決定的,至少他已經決定80%。

雖然每一組號碼中獎機率是一樣的,但頭彩就從未開過重覆號碼,就可以說的確可透過統計來計算,決定那80%。

這也為何有時中獎是多人同時,因為派相同的號碼。

至於新聞報每幾期中獎率比較高,那就是作弊功力問題了,就不用在那543了。

記得有一期的精彩543同一時間中獎人數高的嚇人,原因也在此。

到底彩券能不能買,我個人覺得可以,但不要彩券行的電腦選號,小買一下就可,因為中不中獎是天註定。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