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投資理財相關書籍分享

包子的目錄:
001.散戶流浪記:一個門外漢的理財學習之旅 本版連結 網路書店
002.民國100年大泡沫 本版連結 網路書店
003.販賣債務的銀行 本版連結 網路書店
004.選對外幣,10萬賺進1000萬 本版連結 網路書店
005.巴菲特寫給股東的信 本版連結 網路書店
006.一個投機者的告白(三本) 本版連結 網路書店
007.漫步華爾街 本版連結 網路書店
008.鈔票的重量 本版連結 網路書店
009.蔣碩傑傳 本版連結 網路書店
010.這次不一樣:金融風暴是可以預測的? 本版連結 網路書店
011.顫慄金融史(四本) 本版連結 網路書店
012.股票作手回憶錄 本版連結 網路書店
013.只要1分鐘!看新聞趨勢,挑中倍數獲利潛力股(看懂新聞3) 本版連結 網路書店
014.這樣買房子最安全 本版連結 網路書店
015.經濟指標教你加減碼 本版連結 網路書店
016.財報就像一本故事書 本版連結 網路書店
017.國際商品市場 本版連結 網路書店
018.財報的秘密 本版連結 網路書店
019.選擇的自由 本版連結 網路書店
020.誰來拯救全球經濟? 本版連結 網路書店
021.雷曼啟示錄 本版連結 網路書店

----
版上朋友分享的書,依留言序:
01.今周刊(無痛存下50%月薪)出的小資理財 本版#3 網路書店
02.隨機致富的陷阱 本版#4 網路書店
03.商業冒險:華爾街的12個經典故事 本版#15 網路書店
04.用心於不交易 本版#23 網路書店
05.我的職業是股東 本版#23 本版#29 網路書店
06.操盤手的萬無一失投資術 本版#27 網路書店
(未完待續)

----
開版時寫的:
這個版面分享投資理財的書籍,預定我寫的都會有以下欄位:
A.編號(我自己用包子+三位數流水號)
B.書名
C.作者
D.出版日期
E.分類(金融史/人物傳記/總體經濟/基本面分析/技術分析/金融心理,入門/進階...等等)
F.簡介

2016.11.11備註事項:
我雖分享這些書,也真的有這些書,但都已經是三年前看的了,最近三年只是偶爾想到時才去翻某個段落而已。

----
A.編號:包子001
B.書名:散戶流浪記:一個門外漢的理財學習之旅
C.作者:約翰‧羅斯柴爾德(John Rothchild)
D.出版日期:2009.02.13
E.分類:人物/綜合/入門
F.簡介:
  本書完成於1980年代,作者以門外漢的姿態,帶著16500美元進入投資市場,期望可以快速致富。作者這段旅程很豐富,旅程中往來的對象幾乎涵蓋了大半的金融機構和專家,只是還是看得出來作者的「散戶」立場,作者大半是以聽明牌的方式進行投資,從股票、期貨、外幣、商品、股票選擇權都是如此,投資結果可以想見不會太好;但作者與一般人不同的是,他詳實記錄了自己的操作及各種階段的心情,並且會反覆思考、實地觀看並瞭解歷史,散戶通常不會做到這樣,但這差別是不是在於出書就不能確定了。這本書可以輕鬆讀,同時也可以深入思考作者的見聞和心得,相信會有不少收獲。

作者文風算幽默,例:
  如果你看過一些基本介紹,想必你已經知道赫赫有名的華爾街,其實是一條狹窄彎曲的道路。我聽說原本真的有座牆(按:Wall Street的原意即為「城牆街」),用來阻擋野狼、土匪,或其他企圖惡意侵占的敵人。後來不再需要這樣的保護,牆也就拆了。從最近的財經新聞來看,你會以為那些土匪、野狼和企圖惡意侵占的敵人,根本早就在城牆之內。
2016-11-10 16:37 發佈
等待版主更新內容,介紹理財相關書籍.
今周刊(無痛存下50%月薪) 出的小資理財 個人蠻推薦的
隨機致富的陷阱 推薦給您
lovelove000 wrote:
今周刊(無痛存下50...(恕刪)


查了一下,應是這個連結: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R030064001


richard1125 wrote:
隨機致富的陷阱 推薦...(恕刪)


連結: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190362

----
謝謝。這兩本我都沒看過,有空再去書店翻。
A.編號:包子002
B.書名:民國100年大泡沫
C.作者:王伯達
D.出版日期:2010.09.30
E.分類:總經/事件/進階
F.簡介:
  本書是稍有爭議的書,對央行總裁彭淮南來說應該更是如此,作者直指匯率政策及外匯存底是造成房市高漲的主因,並預期在美國升息後,這個泡沫終將破滅,而時間最快在民國100年。民國100年的房市當然沒有泡沫化,至今也只是在可能的邊緣而已,預言錯誤是事實,但推論過程卻很值得參考,因此也將這本書列進來。

  為了這本書,央行總裁彭淮南特地出面反駁,除了2010年之外,2011年底再次強力批評「危言聳聽、譁眾取寵!」彭淮南更反問某周刊作者及報導,民國100年快過去了,百年泡沫沒發生,面對全國百姓,你們會心安嗎?。
(參考http://www.taiwannews.com.tw/etn/news_content.php?id=1800687

  但以時間點來看,這本書出版之後碰上QE2,央行放手讓台幣升破30,最多看到28.x,而利率政策則在100年7月停止升息,再進一步於100年1月1日起以準備金率鎖住熱錢;而外在環境,美元則是繼續QE3和之後買MBS,相當於隔了5年才正式升息。而美國升息又遇上台灣降息,這些過程與作者推論時的假設不同,但房市究竟有無泡沫,有的話會不會破,我想還是可以參考這本書的看法。
A.編號:包子003
B.書名:販賣債務的銀行
C.作者:詹姆士.史庫洛克
D.出版日期:2008.02.25
E.分類:總經/事件/入門
F.簡介:
  本書作者藉由訪談一般民眾接觸金融業的經驗,認為銀行推銷債務及政府為金融業鬆綁政策才是造成危機的主因。舉債度日、寅吃卯糧的結果,除了「抬面上」看到的金融海嘯、資產爆跌之外,更有不少家庭變得一無所有……。作者除了訪談一般借次級房貸者,也訪談銀行業、信用調查公司、催收公司,也提到關於美國監管政策及銀行業的演變,內容算是豐富,只是我覺得作者的文字和結論常常用得過於聳動,又是事後訪談,所以我會懷疑某些可信度,但對初進入投資市場的人來說,我想用偏黑暗面的看法去看待金融業還是有幫助----至少不會亂買金融產品。
(註:2006年年底美國房市見到高點,2007年3月貝爾斯登的兩支避險基金清算,正式開始次貸危機)

書中部分文字:
  20年前聯邦赤字首次超過一兆美元的界線時,總統雷根與經濟學家包括葛林斯潘等人都曾警告提防可怕的後果。之後赤字變成七兆美元,借錢成了所有問題的解決辦法。就拿社會安全福利這個最大的隱憂來說,為了降低赤字,前四位總統向社會安全基金借了一‧五兆美元,使「信託基金」只剩一堆金額龐大的借據。

  華倫教授是哈佛大學法學院唯一取得終身任期的女教授,她說:美國開國元勳就是一些欠債的人,這也是為什麼他們如此用心地在聯邦法內保留破產的權利。隨著我們的社會演進,這個權利不僅重要,甚至變得更加重要。破產法允許個人冒險,而不受坐牢或敗光一切的威脅。破產法是社會與個人達成的交易,也就是如果事情的發展很糟糕,個人就要把剩下的一切全交給債主,懲罰則一筆勾消;我們同意不讓同胞往破產這條界線以下繼續沉淪。(註:我想某部分的用意是不使人成為奴隸)
A.編號:包子004
B.書名:選對外幣,10萬賺進1000萬
C.作者:林洸興
D.出版日期:2010.05.05
E.分類:總經/外匯/操作方式
F.簡介:
  作者是《外匯最前線》部落格版主,該部落格在今年初已經停止更新,對我來說有些可惜,少了一個持續追蹤並分析總經的參考地方。這本書介紹外匯交易算是相當詳細,也說明在經濟數據、新聞和操作之間的關係,對以總體經濟投資海外基金來說,我覺得很有幫助。比較遺憾的是,我很不喜歡這個書名。

書中部分文字:
  2001年的911事件,讓我見識到了市場的變幻無常。當年讓我投資重傷的,並不是911這個獨一無二的歷史悲劇。我閃過了當時的科技泡沫,也避開了賓拉登的襲擊,卻在1個月後的納莉風災中滅頂。2004年319事件,再度讓我體會到股票市場的巨大不確定性,僅僅一個人登高一呼,就能造成股市如此巨大的波瀾。只要遇到一次這樣的衝擊,即使有嚴謹的風控得以存活下來,之後恐懼造成的心理創傷仍會改變所有的操作節奏,造成混亂與超乎想像的虧損。經過這幾次刻骨銘心的體驗,我發現在金融市場中,想要存活、想要累積財富,順勢逆勢早已不是關鍵,台股的不確定性與脆弱性太高,我需要一個更穩定、意外較少的市場。因此,我決定淡出台股投資,再度回歸到我入門時接觸的國際金融市場。

  雖然總體經濟學中對匯率波動與供需,有各種不同理論,如購買力平價說,國際收支說,利率評價說。但從過去10年的實務經驗可以發現,利率的影響力,遠遠高於其它因子。近年來,美國貿易赤字即使屢創新高,匯市卻無人理會,行情聞風不動,主因就是投資需求的比重不斷的升高。(真正貿易實質需求產生的外匯交易量,已經低於日常交易量的1%)
A.編號:包子005
B.書名:巴菲特寫給股東的信
C.作者:華倫.巴菲特/原著、勞倫斯.康寧漢/編選
D.出版日期:2010.07.07
E.分類:人物/基本面/總經/企業/進階
F.簡介:
  這是巴菲特寫給波克夏股東的信集結而成的書,內容很廣泛,除了提到波克夏的股東成員、代理關係、經營方針、股息政策,也提會計處理、投資工具、投資理念、企業併購等內容。這是本可以多看幾次的書,文字算是淺顯易懂,但這是相對於談的主題而言,寫得簡單仍然有其理解難處。對主動投資者來說,我非常推薦這本書。

書中部分文字:
  講過套利操作後,似乎也應該談談「效率市場理論」(efficient market theory, EMT)。這理論在1970年代蔚為風潮,簡直就是學術界的聖訓。這理論基本上是說,個股分析是沒有用的,因為所有的公開資訊已適當反映在股價上。換句話說,市場總是無所不知。教導效率市場理論的教授們因此表示,用射飛鏢的方式選出來的股票投資組合,報酬率不輸由最聰明、最勤奮的證券分析師所挑選的投資組合。神奇的是,倡導效率市場理論的不僅是學者,許多投資專業人士與企業經理人也信這一套。他們正確地注意到市場通常是有效率的,但卻錯誤地得出市場永遠有效率這一結論。兩者其實有天壤之別。

  我個人認為,葛拉漢-紐曼公司、巴菲特合夥企業以及波克夏連續六十三年的套利操作記錄(當然還有其他證據),證明了效率市場理論是多麼的愚蠢。(後文是論述的較詳細內容,文多所以略過,所以提醒一下,勿對我節錄巴菲特的這一小段話逕下結論,後方還有不少文字,要看完再決定何者有理)

(選這一段是因為在他版看到「巴菲特最討厭經濟學家」的話,我自己沒印象,所以把這段內容節錄出來,如果有人知道「巴菲特最討厭經濟學家」的出處,不妨提點一下。)
A.編號:包子006
B.書名:
一個投機者的告白
一個投機者的告白-金錢遊戲
一個投機者的告白-證券心理學
C.作者:安德烈.科斯托蘭尼(Andre Kostolany, 1906.02.09 ~ 1999.09.14)
D.出版日期:2010.12.23
E.分類:人物/總經/股票心理/歷史事件/入門/進階
F.簡介:
  相較於巴菲特、索羅斯、林區、葛洛斯等人,科斯托蘭尼的「身分」比較接近在市場中的散戶,其長達80年的投機生涯,見證了許多歷史事件,也使得這套書的內容醇厚,值得一讀再讀。我自己的投資最早開始於外匯,所以比較常看金錢遊戲這一本,但另兩本也是看了好幾次。

  這套書有許多話常常被投資人提到,例如「經濟和股市的關係,像是人牽著狗散步」、「開車要看著前方300公尺」、「投資人要有想法」、「股票在固執的投資者手上」....等等,可是其在投資人的地位,但就算不從中學投資,把它當成財經歷史故事來看,內容也同樣有趣又有深度,像是他在書中提到一個跨國無風險套利交易,我就很難弄懂每個環節(有機會再節錄到我另個版上)。我對這套書的評價很高,認為從完全不懂而想學投資的人,可以從這套書開始看,且每一兩年再看一次。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