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看GG的月線圖,GG股價已經成長了八年了。
那麼~會繼續成長下去嗎?(這些年總有人說GG股價那麼高不要買,然後GG股價就變更高,不回頭~XD)
我覺得是有趣的話題,想要聊聊。
-------------------------------
1,台積最強,符合所有人可以接受的事情。
我們來想想囉,如果三星最強會怎樣?嗯~肯定是自己做手機,把所有做手機的都趕出市場。
同理,INTEL如果有ARM的足夠規模,也肯定這麼做。
台積的立場單純,就是一間純代工的公司,包括三星,或者INTEL,就算交給台積代工,台積也不會成為銷售的主要對手。
-----------------------
2,那台積會無限制的變強嗎?
以客戶的立場,這樣也不好。
當台積領先其它人太多時,議價空間就低了,到時要付出更高的成本取得同樣的產品。
有台積適當的對手是必須的,也符合客戶們的最大利益。
---------------------
3,有最強但是不是超強的永續嗎?
這個嗎?也不是絕對啦,比如那家掌握了無法抗衡的新技術,像三星如果掌握便宜的石墨烯晶片之類,市場一統。
中國未來也可能爬起來,雖然在尖峰領域要抗衡台積還要很長時間,不過對於中低階市場肯定有所得利。
出現一些目前無法想像的變故,比如蔡總統被人收買,要把台積趕出台灣之類的。(台積不環保,為了無核家園,綠色執政,大家要有所犧生)
------------------------------
總結:
如果沒出現低概率的事件來說,台積在可遇見的將來,五年內大致會續強。
至於永遠這東東遙遠,我的眼光可沒那麼遠。(我總想起上次有人質問我,為什麼台積60塊時我不肯買~XD)
但是~ 前幾個月看到幾篇文章,
不得不說, 上面的決策 開始背離 基層勞工, 相信在裡面工作的人, 聽得懂,
講2個最直接的例子,
廠區人數比例:
3.6 萬人要照顧這麼多廠區, 不符合比例原則, 裡面員工辛苦程度可想而知,
新聞稿不時有台積電徵人消息, 但年增加人數 有如報導 應徵五千人 留住五千人嗎?
看起來是留步住人, 人力外流, 這個不是好現象!
http://www.tsmc.com.tw/chinese/dedicatedFoundry/manufacturing/locations.htm
員工薪水獎金/股利 懸殊
營收: 3065.xx 億
股利: 1555.xx 億 =>賺的 50.73% 發去 股票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60319/819298/
員工分紅薪水: 411.xx 億=> 賺的 13.4% 發給員工
http//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602025012-1.aspx
研發擴廠金費: 844.xx 億 => 27.53%
同上網址
http://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602025012-1.aspx
公司留下餘額: 公司只剩 8.34% = 255.621 億
100% - 50.73% - 27.53% - 13.4% = 8.34%
公司會不會續強
看的究竟是投入更多的錢到股海 !
還是投入更多資源到員工,廠區,研發 ?
上面老闆們的光環 往往都是基層員工認真工作 創造出來得奇蹟
上面老闆們 眼光深不深遠反而是很大問題!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