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時間:2016/7/14-2016/10/20
國泰加權正2收盤價:20.04 => 23.27,漲16.12%
國泰加權反1收盤價:19.95 => 18.33,跌 8.12%
大盤收盤價:8866 => 9317,漲5.09%
在這期間,相較於大盤,反1超跌了3.03%(8.12-5.09),正2超漲了5.94%(16.12-5.09*2)。
反1的超跌可歸因於期貨的逆價差,正2的超漲可歸因於期貨的逆價差*2。
反1的跌幅*2(8.12%*2)大約等於正2的漲幅(16.12%)。
3.03%*2=6.06%,只比5.94%多一些而已。可以發現這2支的操作與成本控制還不錯。
------
觀察時間:2016/7/14-2016/10/20
元大T50正2收盤價:21.65 => 25.45,漲17.55%
元大T50反1收盤價:17.65 => 16.20,跌 8.22%
大盤收盤價:8866 => 9317,漲 5.09%
T50指數收盤價:6636 => 7081,漲 6.71%
元大這2支不知該跟大盤比還是跟T50指數比才對,但結果差不多。
http://mops.twse.com.tw/mops/web/t78sb33
市值佔淨資產比率:
國泰加權正2:台指期貨:201.21%
國泰加權反1:台指期貨:99.02%
元大T50正2:台指期貨:114.34%,台灣50股票期貨:86.60%,另有0.14%的股票。
元大T50反1:台指期貨:91.78%,金融期貨:0.44%,電子期貨:1.99%,台灣50股票期貨:3.48%,非電金期貨:1.21%。
win1219 wrote:
另外落差應該是除權息造成的~還原除權息的話~加權指數要在加上三百多點近四百點。
台指期貨碰到台股除息時,要預先扣除除息時蒸發的點數。這個說法值得研究:
1.
這是台指期目前實務上的做法。
2.
因除息而蒸發的點數,實際上已經內含在逆價差了,所以正2反1與台股指數的落差,可以說是逆價差造成的,也可以說大部分是除息造成的。
3.
除息時要扣除蒸發的點數,但填息時卻沒加回去。長期而言,台股幾乎都有填息,這樣做空的人很吃虧。
4.
除息時要扣除蒸發的點數,理論依據是「期貨理論價格」
期貨理論價格(F)主要取決於三個因素(Google來的):現貨市場上的市場指數(I)、在金融市場上的借款利率(R)、股票市場上股息收益率(D)。即:F=I+I×(R-D)=I×(1-R+D)
但這個「期貨理論價格」很有問題吧!所以,期交所的「交易人服務與保護」裡有「選擇權理論價格計算」,而沒有「期貨理論價格計算」。

----

http://mops.twse.com.tw/mops/web/t78sb33
看到紅色的部分,能不心動嗎?
看到藍色的部分,能不心痛嗎?
買反1不好,就是說買正2很好啦!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