籌碼分析與價量關係是一樣的東西?

請問
籌碼分析與價量關係是一樣的東西?
還有每天個股交易 量/張數... 內盤外盤 ....
這些屬於籌碼分析 還是 價量關係... ?
謝謝
2016-09-05 9:04 發佈

id4eric wrote:
請問籌碼分析與價量...(恕刪)


籌買分析是看融資融券比,也就是看槓桿操作情況!價量關係是看股價跟成交量的關聯,股價大漲,成交量低,有可能是炒作,股價波動不大,成交量很大,不是有內線,不然就是吃貨,再不然主力換手!這很深的,講不完!個人淺見,請參考,頭香!
id4eric wrote:
...籌碼分析與價量關係是一樣的東西?
還有每天個股交易 量/張數... 內盤外盤 ....
這些屬於籌碼分析 還是 價量關係... ?(恕刪)


個人認為不完全一樣, 籌碼分析看價量比較不是單純看 "量增(縮)價漲(跌)" 這種
型態分析, 而是著重成交量的成份及意義, 以及著重所有流通股票現在分佈在哪些人
手上, 以及他們持股的成本, 心態, 壓力, 並預估他們的反應.

每天的個股成交量/張, 是價量型態分析的基礎材料, 但對籌碼分析來說還不夠, 籌
碼分析還會看資券, 券商進出, 法人增減, 進一步去推估誰在買, 誰在賣, 現在股
票在誰手上.

內外盤比只是說明當日市場的心態, 就個人所知, 內外盤並不算技術面的價量型態
分析的材料, 也不是籌碼分析的材料. 我大概只有在當沖時較會注重內外盤, 因為
在盤中也不可能知道誰在買誰在賣, 但即時的成交量跟內外盤會說明今天的市場裏,
買氣強弱, 盤後, 內外盤比已經不會太重要, 因為籌碼都交換完畢, 不管是被軋到
不得不屈就外盤價追買(無論是軋空單或軋空手), 或是被殺到不得不以內盤價賤賣
(無論是多殺多或是追空), 反正, 股票已流通到新接手的人手上, 重新評估持股分
佈以及他們的成本, 會較重要.

有錯誤再請高手先進指正, 謝謝.
籌碼在市場上,以淺的來說,要能追蹤到某券商的即時單量,所以可以反推某大戶的進出,看籌碼是否鬆動。
這屬於主力的博奕,因此衍生出吃貨換手出貨等等名詞。

但現在網路交易盛行,且外資站大頭,所以生態有變化。
量價的話是依據漲跌配合成交量去推估其邏輯性,我個人認為這些分析無法完全描述籌碼變化。

價有三種位階,底部中段頭部,三種位階都有各自的量價表態方式,有很多派別都有不同的切入點,就像功夫一樣,各派有各自的擅長,練成是高手,練不成就只能被打成豬頭。

LDSSK wrote:
籌碼在市場上,以淺...(恕刪)


籌碼分析檢視->法人增減->券商進出(主力 內線),推估誰在買, 誰在賣

請問大大 如果一般操做 非當沖
解析 法人增減+券商進出(發現主力) 這樣的資訊
是否比哪些 內外盤 價量 還有用?
[最近讀麥可連(追籌碼賺一億)感覺這些比較有用]



id4eric wrote:
籌碼分析檢視->法...(恕刪)


一些軟體可以即時看到某券商的單量:例如:阿兩證券\龜有分行\早上1055敲出麻里愛200張,我說的主力博奕是指這個。

你書上看到的從公開資訊反推,我沒試過,沒辦法跟你說好不好用,但你自己可以從歷史資料或者從今日起模擬一下不就知道了。

閒聊一下古早聽過的故事,一般要操股票,首先你要掌握在外流通的數量(不是資本額),如果可以收到3成,那麼就有博奕的空間,並跟公司派要有一定的溝通,才展開所謂養套殺,什麼破底清洗、拉高出貨、再拉再出,都是從這裡來的。要收股票當然股本小的容易些,所以為什麼都說小飆股原因就在這裡。另外因為現在商品多樣化,你還要去掌握下公司債跟權證等等,整體性才比較清楚,他們是說有心的話可以找到很多痕跡。

還是老調重彈,研究財報、籌碼、量價都可以賺錢,只看你是否超越芸芸眾生。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