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魔地佛?彭淮南被嗆︰是獨裁者,而不神操作

今周刊

台灣有一個聲音,絕對威嚴,不容質疑。有異議的人,都寧可把話埋在心裡,絕不輕易說出口!

「『那個人』就是比較…那個…我們也很怕……」這名教授含糊吞吐,像怕洩露了《哈利波特》大魔王佛地魔的名字一樣。

「央行啊,其實是台灣一個很大的惡勢力!」而他口中的「那個人」,就是中華民國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

一名大學教授就說:「我之前在媒體上登文章,討論央行政策。結果在央行工作的學生私下來說:『老師,你怎麼搞這麼大,害我們緊急開會。』星期一登,央行星期二就(打電話)來了。」「就是很多這種例子。不一定是很強烈的施壓,但就是希望你不要再談。」

「央行有點過於強勢了,對外界、媒體都不夠謙虛。」中研院院士朱敬一說。「你們媒體們去討論,讓他有一些壓力,平衡一點,我覺得是好事。」

「但反過來說,台灣現在很多中央部會,都被媒體罵趴了,現在還站著的,就只有一個人(指彭淮南)。所以我倒還希望,多數部會像彭淮南那樣,強勢一點。」

然而,在18年的「洗腦」下,「彭神」的稱號在民間越來越響亮,民眾對貨幣政策的認知,卻也越來越模糊。

然而,在十八年的「洗腦」下,「彭神」的稱號在民間越來越響亮,民眾對貨幣政策的認知,卻也越來越模糊。而十八年來,在央行內部的聲音,也慢慢只剩下一個。這,從央行的最高決策單位:央行理事會可以看出來。

「現在(央行的理事會)的制度,討論真的有難度。」曾在央行擔任理事十三年、台大經濟系專任教師吳聰敏說。

「目前台灣央行的理事會成員都是兼任,真正專任的,只有總裁和副總裁。」吳聰敏透露:「理事會如何開會?央行會先報告過去經濟情勢,資料詳盡;但是報告最後一張投影片,不會在會前資料出現,那張投影片是最關鍵的。最後那一張投影片就是:今天從央行角度來說,建議升息、降息,或維持不變。」而通常,結論就是那張投影片上所建議的。

對於理事會的討論過程,我們總是只有彭淮南的一面之詞「一致同意!無人反對!」比照美國聯準會在決策會議後,一定會發布新聞稿說明會議的決議,公布贊成與反對者的人名,並且簡單說明理由及意見,台灣央行這樣完美一致的聲音是怎麼出現的呢?

「如果理事提出不一樣的觀點,討論到最後,通常是主席裁示:『這位理事先生的意見,我們下次會好好考慮一下。』」吳聰敏說。當記者問:下次有考慮嗎?吳聰敏一臉為難的表示:「當然很難。除非列入會議記錄,否則很難判斷到底有沒有納入。」

顯然,從外部的學界、媒體界,到內部的副總裁、理事會,央行造就了一個「無人能反對彭淮南」的制度,所有持不同意見的人,全部噤聲。

難道央行一言堂式的決策,真的就完美無遐,對台灣經濟沒有副作用嗎?當韓國GDP超越台灣,央行則以PPP後超高的GDP來請大家不用擔心,因為台灣的低物價,所以我們的「國內實質購買力」高於韓國。

事實,絕非如此。一名智庫主管就指出:「低物價政策,讓台灣變成『低邊際利潤國(low margin country)』。物價低,但廠商利潤也非常低,造成薪水也非常低。這也是央行阻升不阻貶,讓產業過分依賴低匯率的下場。」

一名大學教授說:「我們每次去日本或瑞士旅行,都會覺得那邊的東西很貴、物價很高。如果要你選的話,你會選像台灣這樣低物價、低薪資;還是像瑞士那樣高物價、高薪資的國家?」

而瑞士這個高物價、高幣值的國家,看法就和台灣央行相反。「的確,瑞士的高物價、高幣值,讓我們的某些東西顯得比其他國家貴。」瑞士央行首息經濟學家科力(Ulrich Kohli)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但是,身為強勢貨幣瑞朗,買起國外進口貨,反而比台灣這樣的低匯率、低薪資國家更有利。因此,「我們的高薪資,換來的是貨真價實的高購買力,這絕不是幻覺。」科力說。相較起來,央行口中「台灣的實質購買力較高」,不就是幻覺嗎?

台灣的匯率,並對不是只有台灣人受到影響。美國四月時才指出,台灣是所有美國貿易對手中,唯一一個被指出「干預匯率」的國家。日後進行美國主導的TPP(跨太平洋夥伴協定)時,美國勢必會緊盯台灣干預匯率的政策。


央行「阻升不阻貶」、低利率等雙率政策,使出口廠商失去研發與升級的誘因,推升房價,讓台灣低薪、低物價,形成購買力幻覺,扭曲台灣經濟。




==================================================================



彭神功過歷史自有評斷
只是我想功大於過應該是確定了

不要用民脂民膏貶值........寵壞這些不上進的廠商............

自動自發的轉型廠商怎麽會害怕升值匯率?

先把不上進廠商淘汰,再大力扶植活下來最強的廠商,
才能找出臺灣的相對優勢.....................


2016-07-14 7:34 發佈
我想彭總裁看到的是就算公司利潤再多,也不會安比例實質反應到人民薪資上,與其這樣不如减少波動,人民的生活至少還可稍微穩定些
沒錯..........
大老闆賺大錢不會分給員工一毛錢..........彭總裁只好維持物價穩定............


哇卡麻逗 wrote:
我想彭總裁看到的是就算公司利潤再多,也不會安比例實質反應到人民薪資上,與其這樣不如减少波動,人民的生活至少還可稍微穩定些

ebola01 wrote:
今周刊台灣有一個聲...(恕刪)

這種手法就好像對付紅十字會一樣
看來彭神飯碗不保了

批判大家都會,說是天下無敵,作是無能為力。

七七三 wrote:
這種手法就好像對付...(恕刪)


這跟慧星撞地球一樣,一點關係都沒有~~

蜻蜓拿鐵 wrote:
朱敬一在舊政府位高權重、吃香喝辣,
推出各項傷害股市&產業經濟的錯誤政策,
導致台灣從經濟優等生在短短幾年
變成了經濟負成長的負面教材…

當八年前馬先生把歪腦筋動到台灣的外匯存底,
是彭淮南一夫當關全力阻擋,
才替我們保住了台灣的國本~...(恕刪)



央行每年替政府賺進2000億預算

佔年度總預算的10%

政府無能,又只會舉債,不敢加稅,

現在舉債都快到上限了,

沒有央行,政府早就破產了

新政府現在想去搞央行,簡直自尋死路



放肆人生 wrote:

看來綠營有人想要這個位置了



以前客氣係要升官送客
現在
可能就得霸王妖姬
k8 2021撞爛報廢 ; VW vento 1.8CL 01M原汁未改 2024已拖走報廢了

炒房的利潤比實業好
那一個國家走向衰亡也是必然的

願意遏制房地產的德國與戳破泡沫的日本, 才能把資金趕回實業, 慢慢回頭重生
  • 2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