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股果然還是不能買,TRF投資 陸客倒帳30億 國銀要告

兩岸金融糾紛,再添一樁。部分銀行之前透過OBU(國際金融業務分行)和香港分行,對大陸企業主或投資人銷售TRF(目標可贖回遠期契約),但在人民幣貶值出現虧損後,許多大陸客戶都違約不還錢,國銀也準備提起告訴。台新金控總經理饒世湛表示,銀行追討債權是職責,拿不拿的回來,都要告告看。
兩岸金融市場,繼聯貸放款糾紛後,投資爭議再起。TRF爭議與聯貸案踩地雷不盡相同;因為銀行多是透過OBU或香港分行,對大陸投資人推銷TRF,許多「尚未登陸」設據點的銀行,都有陸客TRF投資糾紛。
另外,聯貸市場只踩到幾個陸企地雷,但購買台灣銀行業TRF的大陸投資人,卻幾乎是集體不還錢。
有銀行業者甚至說,投資TRF的大陸客戶若有10個人,「就是10個人不還錢」。據了解,有家民營銀行針對TRF等衍生性商品,已提列的呆帳損失準備金額中,有超過8成都是因為大陸客戶倒帳造成。市場初估,大陸客戶投資TRF倒帳金額至少有30億元。
雖然國銀也知道提告可能於事無補,但還是決定要告。一家民營銀行總經理說,這些倒帳的大陸客戶都自認,放在台資銀行OBU的資產不多,台資銀行也追討不到他們在大陸的資產,才會鐵了心不還錢。但對銀行來說,保全債權是職責,且對這種有意違約的賴帳行為,若不告,銀行可能瀆職。
過去兩年,金管會大動作施鐵腕整頓國銀銷售TRF,許多立委又代客戶向金管會施壓,不管投資人有無理由,都一面倒指責銀行,也讓國銀面對兩岸客戶時都「矮半截」。許多大陸客戶也比照台灣客戶,指責國銀都是「不當銷售」,前年甚至有陸企透過立委,針對TRF投資損失跨海求償,一開口就要銀行賠500萬美元。
目前各大銀行TRF業務已處於無量狀態,TMU部門不是凍結人力、就是裁撤或轉型。一家民營銀行因為提呆金額超出預期,該行金融市場一名資深副總經理已在日前離職。
2016-06-06 23:24 發佈
看來這就是台新金去年第四季提列的損失

fact111 wrote:
兩岸金融糾紛,再添...(恕刪)


金融商品一定有風險,賣 TRF 有賺有賠,販賣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
這種利空,法人早在幾個月之前早已反映股價,現才知道消息已太晚
果然是台灣錢,淹腳目
fact111 wrote:
兩岸金融糾紛,再添...(恕刪)
這麼多間銀行 才30億

影響應該不大吧

300億以上才會有點危機

話說8000特 最近一直盯金融股 不知有何居心
一步接著一步!

197414 wrote:
果然是台灣錢,淹腳...(恕刪)

不用繳保證金嗎?不用斷頭嗎?
對陸客這麼優待

台灣人買張股票要融資
還要資產證明

押個期貨要保證金.....e.....
繼續漲 因為散戶大家都放空

fact111 wrote:
兩岸金融糾紛,再添...(恕刪)


一間國泰金總資產就7兆多了
30億...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