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紅費用化後 對於聯發科股東與員工的影響

原本出處 http://blog.pixnet.net/WeddingPhoto/post/12334452


  因為從2008年開始,台灣的上市上櫃公司都要開始採用分紅費用化的
新制度,至於什麼叫做分紅費用化,網路上已經有很多文章寫的很清楚了
,如果想了解的更透徹,可以先看這篇文章
http://www.max2.tw:80/blog/?p=789

  上面這篇文章算出了實施分紅費用化之後,對於台積電的股東與員工的
影響。而除了台積電之外,實施分紅費用化之後,影響最大的莫過於IC設計
產業,而IC設計產業的龍頭--聯發科技,昨天也正式公佈了未來2008年的
分紅比例--25%,此一比例對於聯發科的股東與員工來說,到底該如何解
讀?試由本文分析如下。

  首先,由下表我們可以看到聯發科在2006年原本的稅前EPS是23.943,
但是考慮了分紅費用化之後,EPS掉到了16.989,影響高達29%。會有這麼大
的差距,主要是因為舊的算法,股票紅利的部分用面值(每股10元)計算,而
分紅費用化之後的股票紅利必須要用當年度最後一個月的股市均價市值計算
(每股335.55元),兩者差了33倍。



  昨天,聯發科公佈了2008年的分紅比例,小弟估計聯發科今年的稅前純
益約372億元(前三季已經公佈,第四季較第三季負成長25%),以現金分紅比
例25%計算,大概會有93億元的現金分給員工,考慮了這項分紅之後,聯發科
2007年的EPS約為26.8,以P/E=15計算,股價在400元價位應屬合理。



  上面的文章,都是寫給股東看的,至於聯發科的員工,分紅費用化之後
到底對他們有多大的影響,我們來看下面的說明。在2006年的時候,聯發科
的員工收入來源有:年薪/現金分紅/股票分紅,根據小弟的統計結果,聯發
科的每名員工約可得到519萬左右的年酬勞(詳見下表)。報稅的時候,由於股
票部分只需要利用面額10元計價,因此帳面上只有128萬元的收入,適用於21%
的所得稅率。依照這項計算方式,平均聯發科每名員工約可得到502萬元的實
質年薪。

  到了2007年,聯發科員工的收入來源只剩下:年薪/現金分紅,其中現金
分紅也有可能是等同於相同現值的股票。2007年93億的分紅分給2000名員工
,平均每人可分得465萬元的獎金,加上調整10%的年薪,共有534萬元的收入


  算到這個地方,有一點需要解釋:據說聯發科最近幾個月已經調薪30%,
但就是因為"最近幾個月"才調的,因此2007年度的底薪計算上只比2006年多
了10%。

  帳面上,聯發科的員工今年可以拿到比去年還多的錢(去年519萬元,今
年534萬元),但由於拿到的錢都是現金,所以這些錢必須是要報稅的,在適
用40%的所得稅率之後,每名員工可以拿到的實質年薪大約為386萬元。比去
年足足少了23%。



  算到這裡,必須要提醒大家,對於每名員工到底可以拿到多少錢,會牽
涉到八二法則與考績/年資,所謂的八二法則就是:20%的人,取走80%的資源
,所以聯發科的新進員工不見得可以有這麼好康的分紅。此外,真正的分紅
費用化是計算2008年的會計年度,也就是說,應該要在2009年再來算這些事
情才更有意義,明年聯發科有可能還是會發股票來造福2007年為公司打拼的
員工,而這些員工取得股票之後也不需用市值報稅。而真正分紅費用化實施
後,由於調薪30%的關係,這也會影響到聯發科的稅前純益唷!
2007-12-28 16:36 發佈
這樣的分析應該不太正確
主要的影響應該是因為分紅之後, 下修了EPS
公司的股價也會同時下降
所以今年200元, 每股賺10塊, 本益20的股票,
明年同樣的獲利, 分紅之後就變成每股賺8塊, 合理價格會下修到160
所以對公司而言, 以前發股票很划算, 因為不用認列費用(或是只要認列面額)
但是明年起, 對公司而言不論是發股票或是現金, 都是要認列同樣的費用

所以第一個結論很清楚, 就是以後發股票給員工是要花成本的
而不是像以前可以印股票拿去讓員工換鈔票
所以股價會被重新評估到一個合理價值
這也是為什麼最近很多電子股, 股價被下修的原因

但是對於員工而言, 根據促產條例
還是拿股票划算, 因為拿到股票賣出, 只需按市價八折課稅
在民國98年後, 才要用市價課稅
但股票所得的部份和原本的薪資所得相加
只要不超過600萬上限, 賣股票的所得還是一毛錢都不用課
超出的部份才要用最低稅負制20%來課稅
對於員工的部份, 我的理解是這樣
要到民國99年促產條例終止, 員工拿股票和同等的現金才會課一樣的稅

好像和幾位分析的有很大的出入
員工拿到股票真的是和拿現金一樣嗎?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