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出墨 你的「贏」火蟲
昨天晚上,蟲同W教授一起去和美山賞「螢」光晚會,果然,螢火點點,非常感動,要非常認真的看喔,哈哈哈哈!
螢路上,解說老師講了許多保育昆蟲原生態的觀念與經驗分享,當中有一個案例,是蟲覺得可以分享的故事⋯⋯
近些年復育變成一種代表環保意識抬頭的顯學,也讓我們的下一代能再讚嘆生態之美,而拜知訊發達之便,復育這條路也帶來商機,解說老師舉了一個實例:
有間農場業主見到復育螢火蟲是個很好的商機又適合他的經營環境的條件,於是向培育業者買進1千隻種蟲,希望下一年能夠見到農場裏長大的螢火蟲之歌,但,一年過去了,農場裡一隻螢火蟲的光點都沒出現⋯
老師問我們:知道為什麼嗎?
有人說出了答案⋯
對了!老師笑著說:因為沒有牠的食物吃,螢火蟲的成蟲雖然只吸食露水,但是幼蟲卻是個道地的葷食主義者,要吃的食物「蝸牛」沒有。
於是,第二年又向業者買進了蝸牛與螢火蟲,期盼來年能復育成功,老師又停頓了一下問:你們猜,結果怎麼樣了?
這次比較少的人回答,老師就說:
第二年,還是一隻都沒有!
大夥有點納悶了,為何一隻都沒有呢?
因為蝸牛的食物來源也沒有出現,這就是答案!蝸牛是吃腐植土的生物,但是農場裏根本沒有這樣的環境,台北的榮星花園,市政府也花了數千萬元去做復育環境,但是就只有小貓兩三隻,平均下來每一隻的成本超過十萬元!所以學會的資源有限,只尋找合適的生態環境,並加以輔助與維護,成效好過復育上千萬倍,因為一個自然的生態環境是需要數十年以上的時間形成的,需要幽暗的灌木林、落葉、雜草、水塘⋯等等,造育出適合螢火蟲的理想生態環境,但是,拜現今網路發達之便,也為學會帶來了很大的負擔,因為臉書呀一PO就串連了一群人揪團去看,很不容易維繫起來的生態就很容易會被破壞,螢火蟲是需要靠發光去尋找交配的伴侶,許多人上山因為很暗又有蛇出沒,都會不自主的打開光源照明,但這樣做卻會造成螢火蟲無法交配的傷害⋯⋯
蟲舉這個例子,投資的朋友,自己想想是不是跟你的投資心態與行為模式很像?
這些年來興起存股運動,看到了達人成效非凡,所以你也想效仿,但是,你出手的環境有沒有在達人還沒得到豐厚報酬的當時環境下進行呢?像不像農場主人的復育行為?還是像網路傳息後的追「螢」者,你能忍受追風的挫折後再次出力不屈不撓的執行紀律嗎?還是你真能忍耐等到適當的環境出手?
有很多事情,是發生在我們這塊土地上消失的回憶,然後又想把它找回來,像台灣的經濟、成長率、創業實力⋯,但是現在的總舵手政治,是在復育螢火蟲,還是在尋找合適的生態環境?
那麼你自己的投資呢?
^^nm..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