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做夢無意間夢到,如有雷同存屬巧合
話說之前出價7000e正準備簽約的時候卻傳出夏普有"或有負債"3900e 日圓
大家想想如果你是日本人你會在簽約前一天傳一張高達幾千億的或有負債給對方嗎?
所以推論可以得知這個是鴻海提出的要求,就是簽約前必須有一張或有負債清單
這個部份其實就是郭董聰明的地方
先出超高價擊敗JPN,但是卻預留殺價的陷阱給夏普(就是或有負債清單)
而且事實上這個或有負債大概是多少郭董早就精算過了(幾千億的交易有可能不請精算師算個仔細嗎?)
所以整個故事摘要如下:
1.先出超高價逼退JPN(聰明聰明,不然以日本人的民族性差不多的收購價一定會選擇JPN)
2.要求或有負債的清單(聰明,先裝傻出高價當盤子,等到JPN退場,在合理的要求"或有負債")
3.看到或有負債開始拖時間(三月底夏普就有幾千億的債務到期,時間越拖夏普越沒有籌碼)
4.拖到三月底開始殺價(殺到比JPN多一點點就好)
總結:
郭董真的是商場上的成吉思汗,厲害。
kdg wrote:
個人做夢無意間夢到...(恕刪)
看來這樣的版本,無懈可擊。

鴻海 與 JPN 取得的資訊,或許雙方都一樣,都知道或有負債。
差別在,郭董高在懂人心,會演戲。
先把自己當盤子演,出個口頭高價,釣夏普。
最後再抓夏普的痛腳,出個比JPN高一些些的價錢。
自己的裡子留住了,也給夏普的承辦人員留個面子,畢竟價格比JPN高。
重點是有娶到夏普,還拿到蘋果訂單。
正所謂,虛虛實實,實實虛虛。
怎麼都建立在JPN不願意接手的假設之下?
1.先出超高價逼退JPN(聰明聰明,不然以日本人的民族性差不多的收購價一定會選擇JPN)
只要沒簽約,JPN還是可以買,夏普也能跟JPN接洽
2.要求或有負債的清單(聰明,先裝傻出高價當盤子,等到JPN退場,在合理的要求"或有負債")
JPN難道不會要求?或者JPN沒錢請精算師嗎?
3.看到或有負債開始拖時間(三月底夏普就有幾千億的債務到期,時間越拖夏普越沒有籌碼)
不怕JPN殺出來要買嗎?
4.拖到三月底開始殺價(殺到比JPN多一點點就好)
何謂比JPN多一點點就好?
你上面都提到民族性的問題,銀行團都介入了
如果只是差距不大,公司派跟銀行團難保不會因為你所謂的民族性而傾向尋找其他國內的買家接手
這麼大筆的購併案,你以為是菜市場買菜?
你的四個假設不確定性都太高了
不過我比較傾向郭董一定在某種程度上利用了特殊的管道或者手段
才會這麼有把握,也才能順利取得負債的資料
夏普真的有心要隱瞞,就算有精算師短時間內要查出來應該也有難度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