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新崛起的百貨公司
不外乎都是透過美食街來吸引人潮
台中大遠百算是這幾年最佳案例
逼的隔壁新光三越也陸續進行改裝
就是希望 藉此拉高提袋率
今年過年期間 最熱門的話題之一就是媒體大肆宣傳的林口三井
也是透過一些 特殊美食店 來號召人氣
經過自己實際走訪
感覺大家的提袋率真的和以前不同
三井一開門 大家都是衝往特殊餐廳店面排隊
而不是因為有好康商品衝去店家
自己實際觀察 三井 的吸引力扣掉幾家特殊餐廳
未來的競爭力 要來自何方呢?
深耕台灣經濟或觀光 都是要長遠規劃
而不是像PTT網友嘲諷的 "假outlet 真百貨公司"
那我去信義區更好逛
小結:
台灣民眾的消費力真的在下降中,會不會只剩美食小確性而以呢?!
歡迎各路網友分享你實際觀察的心得
求仁得仁 wrote:
我去日本 outlet 也沒東西可買啊!
因為他們 outlet 都是賣名牌精品,台灣人的習慣不像日本人那樣需要盛裝打扮,這也沒辦法。
中肯

台灣人還是不像日本人那麼重外表, 一個人初次見面穿的體不體面就先打分數了.
身上的服飾有沒有品牌, 品味如何都要注意的.
日本人對品質還是比較講究的, 名牌不會因為放在outlet品質就變差了, 所以
在意品質不在意是否當季的人就會去買了.
台灣一窩蜂最會了啊~ 過年放那麼多天, 天氣又那麼好, 不出去跟人家擠一下,
享受一下人多就直線下滑的服務品質, 怎麼對得起國家社會呢?
台灣真的會經常買名牌精品的頂尖消費層, 早就百貨公司或專賣店買了啦...
與失敗為伍者,天天靠盃都是別人的錯。
與成功為伍者,天天跟失敗切磋直到不再出錯。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