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接到中國信託的電話行銷,
向我推銷一種保單,
投保滿15年,可拿回所繳保費的1.16倍,
想請教站上的各位理財大師,
請問是否可以投資?

前幾天推掉了國泰人壽的儲蓄險,她說繳20年,共繳84萬,25年領回100萬...
我在想,如果有哪一檔基金叫我定期定額每個月扣3500,扣20年,第25年才能贖回
,然後報酬率依複利計算根本就不到2%(比定存還糟),會買這檔基金的人我一定會
說他瘋了
冷冷的回她說: 儲蓄險我買很多了,一年繳10幾萬,謝謝再連絡, 切

所以15年後應可領回
150000*1.16=174000
所賺的利息=
174000-150000=24000
每年賺的利息
24000/15年=1600
1600/10000*100=16%
所以等於是每年每筆存入的金額,確實有達到16%,不過陷阱是,
只算每年存入的每筆金額,也就是說每年存入的一萬元算利息,
去年或之後的本金與利息不計算
不過這樣的利率就等於銀行中的零存整付(年利率2%)
假設一樣每年存一萬(不過零存整付是每月存入的,所以是每月存833,且可以算複利)
15年後也約領回174000(有多一點點)
所以,以儲蓄的角度看還ok,投資的角度看,也無不可(因為不計算通膨是穩賺的),但如果以賺大錢的角度看
就不用了!!(其實還含保障,銀行的零存整付是無保障的!)
黃色金吉拉 wrote:
那就變成保險不夠保險...(恕刪)
你要這麼說也可以,但換來的可能是高風險與較高的支出.......
我的看法是這樣,
保險和儲蓄要不要分開?我不會很主觀堅持,因為每個人的要求不同,且又不是說買了儲蓄險,就不可以做其他儲蓄的動作..........
加上每個人對於保險的要求也都不同,像大大你覺得不夠,但我未必會覺得保額不夠,不是嗎........
所以,儲蓄險對於保額要求不高,又不想把本金浪費在無法回收的保險上的人,其實是不錯的選擇,
像我,
我是保儲蓄險,不足的再買保險(這樣就可以不用買太多,且保額又符合自己需求),買投資險(風險與基金類似,又有保障),其餘的錢再把一定比例做儲蓄與投資,剩下的錢當作零用金,
會這樣做是為了分散風險,因為,純粹的投資,其實風險不小,純粹的儲蓄,其實也沒啥功用,所以不如把部分的錢拿去做一定可以回收的小小投資,收益或許小,但至少不會讓自己沒有後路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