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定存是理財的碁石,具有穩定資產波動的最大效用,
在資產配置中,可以說理財應起於定存,也應結束於定存(定存→投資→收益(虧損)→定存)。
當收益實現時,資金的再投資,往往會陷入一種過度樂觀的誤區,
現實情況是----不存在永遠可以實現正收益的投資標的,
我們應當時刻都要對眼前的標的物有戒慎恐懼的想法(無論我們如何的信心滿滿),
而應對未知風險的最佳方式,就是讓自己有擁有可以轉圜的餘地(後備資金--應付生活消費、等待,或是資金的再投入)
,預備資金的停泊地--不管利率(投報率)再低,定存都有著不可取代的定位。
定存種類:
a:零存整付
開戶約定期限,按月繳存本金,利息則按月複利計算,到期時一次提取本息。
具有抑制消費慾望,強迫儲蓄的效用:通常用於存第一筆特定目標基金(EX:緊急預備金、投資資金等....),
或是用於存每年固定的大筆支出(EX:稅金、保費)
b:整存整付
由存戶約定期限,一次性存入本金,利息按月複利計算,到期時一次提取本息
c:存本取息:
約定期限,一次性存入本金,滿一個月之後,按月單利支取利息,到期時取回本金。
定存存法的操作:
有關定存的缺點有三點,
一為解約利息打8折(按實際存款時間的表定利率八折),
另一為二代健保補充費(單次領息超過5000元就源扣繳2%),
其三為大額存款利率的調降。
針對上述問題我們可以操作存法解決。
1:解約問題:通常會定存解約都是計畫外的緊急大額支出,針對這個問題,
我們以拆單成每月都有定存到期方式因應,
EX:120W,拆成10W*12筆(1-12月到期的一年期定存),或是5W*24(2筆/月),
以此方式以備資金的不時之需,而無須動用解約方式取回定存本金。
2:二代健保補充費:當有大金額定存需要時,通常會遇到健保補充費的問題,
經試算本金超過379000元,年息就會超過5000元的門檻,
此時大額存款應拆成數筆低於379000元之本金存入,
如果不願拆單,可用存本取息方式領息(月息不超過5000),
單筆金額上限為460W,超過就需拆單或是存於其他銀行。
3:大額存款利率調降:一般不會有這問題,如果有,依上述方式拆單,單日上限不要超過銀行大額的定義即可
所附的試算表1,列舉了渣打、臺銀的利率,以及月存(各天期可更動)金額可得之利息,
以年息來比較,每存百萬,兩家利息差距為3850,
若有300W的定存,利息差距就有11550元/年,不可不慎。
定存用途亦可註記表後,用以提醒,避免忘記

試算表二,是實際的定存例子,
保費項:我以月存入(類零存整付),最後以年和支付保費,
而定存則以每月拆成數筆的單因應不時之需(可選擇各種數字喜好,增加存入動力)

表一試算表連結下載(請自行擴充):http://sync.hamicloud.net/_oops/lw8930/2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