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題想問一下
我在2014年買入一檔海外債券,買入價為102.25美元,票面利息3.875%/半年,到期日2023年,折合年收益為3.59%。
今日發債公司來信告知,因該公司策略改變,所以想買回債券,而投資人有權利決定賣回或不賣回
發債公司提出的條件為 early tender premium: $30,fixed spread: +110bps
目前此債券bid價格為 103.91
請問可以在條件裡看到應該賣回的價嗎?還是得去問該公司賣回價是多少呢?
若該公司提出的賣回價為106.78,我們投資人該如何計算有無利潤可拿呢?
想煩請有在買賣海外債券的各位,能幫忙看一下該如何抉擇呢?非常謝謝。
ahsiek wrote:
目前此債券bid價格為 103.91
有 "bid"就代表你立刻可以此價格賣出?
公司債幾乎是沒有流動性,它不是股票,也沒有公開集中報價的交易市場.
bid / offer也僅僅是參考,也僅僅是與你往來的那家交易商所放上去的價格.
有bid並不代表你當下掛出去就會成交.
ahsiek wrote:
發債公司提出的條件為 early tender premium: $30,fixed spread: +110bps
ahsiek wrote:
請問可以在條件裡看到應該賣回的價嗎?還是得去問該公司賣回價是多少呢?
102.25x1000=102250(假設最低投資額為USD10萬)
early tender premium USD30,
意味著3x1000+par value(100000)=103000
你還要看看ex-date是何時,有沒有超過interest payment date,
這個103000的總價有沒有含息?
那封通知內應該有詳細的說明與解釋價格的算法,你詳讀一下應該會有.
這種corporate action,你的交易商通常會向你收個費用,
而這種費用也沒有標準,每家都不一樣,
參與這種early redemption 划不划算?
你得要先弄清楚所有費用.
問題是你收回這筆錢以後,有沒有去處?
如果沒有的話,還是依原計畫,持有至到期.
我投資的每一筆債劵都是以持有至到期為前提之下才投入.
我從不參加這種自願性的early redemption.
Katong wrote:
有 'bid'就代...(恕刪)
謝謝你的回覆,我知道Bid的價格不是說丟出去就有人接,不過就是可以大概知道價位在哪裡。
我剛剛仔細看了一下通知信的內容,原來賣回價的基準是要參考某檔美國公債的價格,再加上fixed spread +110bps
目前某檔美國公債的價格是102.68+1.1 = 103.78
這個價在12/7(early tender date)前,可再加上 $30 的premium: 103.78 + 3 = 106.78
也有詢問券商,若賣回這檔的話,是不用再加其他的費用,只有基本的費用而已。
票息的的部位,已收過三次,在10月時,下一次為明年的4月。
Katong大大,所以對你而言,若以106.78賣回的話,仍舊不考慮嗎?
剩下8年的債, 以目前的bid price來說, 殖利率只有3%, 若是在BBB以下的話, 條件算差的
個人感覺, 現在bid price應該已經反映了$30+110bp的價格進去,
從這個角度我會直接市場賣, 而且如果美國確定12月升息(目前以期貨來看, 機率有七成)
這個債: 1.高評等 2.加上天期也不短, 3.殖利率又低, 如二樓大大所說, 如果券商手續費沒收的很高的話, 我的建議是賣出
題外話, 現在中國政府背景的債, 3年期, 評等A, IPO殖利率差不多訂在3.1~3.2%之間, 給您參考
ahsiek wrote:
也有詢問券商,若賣回這檔的話,是不用再加其他的費用,只有基本的費用而已。
老實說,我是挺驚訝的.
我是第一次聽到有債劵交易商對這樣的服務不另收費.
不過,我猜,你的交易對手大概是國內的公司,它們已經...

ahsiek wrote:
所以對你而言,若以106.78賣回的話,仍舊不考慮嗎?
划不划算只有你自己知道.
如果說網上的路人甲可以回答,那你也千萬別當真.
何解? 我們路人甲都不知道你投資的債劵為何,你投資的目的為何,
你收回的資金是否有新出路,issuer信中所有的細節,我們路人甲都不知道,
何以能告訴你划不划算呢?

不過我可以說的是...如果你以106.78賣掉,你99%買不回同樣條件的債劵.
bid/offer的價差絕對大於你帳面賺的價差.
因此,如果你的新資金有出路,你當然可以取回資金.
ahsiek wrote:
我剛剛仔細看了一下通知信的內容,原來賣回價的基準是要參考某檔美國公債的價格,再加上fixed spread +110bps
如我之前所說的,信中必有極為詳細的說明與解釋,這些內容你最好先讀懂再考慮.
再者,early redemption也不一定是全數回收,也可能是部分贖回,有限量,
採先到先得.
ahsiek wrote:
我知道Bid的價格不是說丟出去就有人接,不過就是可以大概知道價位在哪裡。
公司債流動性幾乎沒有.
一檔債劵在一年200多個交易日裡,絕大多數時候都沒有交易.
因此,我個人是不覺得它的真實價值(保證100%有人願意接手的價格)就是你所說的bid
不過,我不是否定你的看法.
畢竟,世界之大,公司債沒有集中報價的交易市場,幾百個劵商/銀行/私人銀行之間互相搓合,
或許你的交易商真的把真實(有把握成交)的價格放上去.
以我來說,我的債劵投資有多重目的. 固定收益只為其一.
我從事許多金融操作,有時候需要短期與大額資金融通,
會隨時需要高信評的債劵擔保.
我像是從債市領薪水的投資人,同時關注與進行多種金融操作,我沒想過提前出場.
對於沒有流動性的債劵投資,"持有至到期日"的心理準備才能100%獲利.
nonsense wrote:
版大的價差收益約4.5塊
再買下一隻的手續費約1~2塊也要扣入差價才是
如果前面所說,公司債劵交易沒有標準,也沒有集中市場.
我不是否定你的說法.
不過,就如同股票一樣,流動性越低的股票,交易價差就越大.
一般債劵交易商並不收所謂的 "手續費"這個項目.
交易商的利潤是bid/offer之間的價差.
如果買賣雙方歸屬同一交易商,則是全拿.
如果買賣雙方不屬同一交易商,則它們雙方協商拆帳.
公司債的par value 100,如果買賣價差只有1-2元,那這個交易商應該會活得很苦.
一般bid/offer的價差都會在面額的5%(5元)以上才對.
小的通路可能更便宜一些. 舉例一下,這是北京市國有資產管理公司發的債.
評級低一些的,價差更大.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