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50「買進-持有」VS「區間操作」大對決
分為甲、乙、丙等三組,假定三組各有100萬元,分別於2015年11月19日,以62.5元的價格買入16張的台灣50。開始進行操作比賽。
於3年後,以2018年11月19日的收盤價計算。看看哪一組的績效比較好。
計算方式:
1. 為方便計算起見,交易成本不計入,股息不再投入買股,現金部位不計入利息。(互有得失,但平均而言可能乙、丙組吃虧點。)
2. 乙、丙組的操作,一律以當日的收盤價計算。達到設定價位即依設定的標準,以收盤價買入或賣出股票。
3. 2018年11月19日,以收盤價計算股票價值,加上現金部位。決定甲、乙、丙三組的輸贏。
操作手法:
甲組:台灣50「買進-持有」組
買進台灣50後,就一直放著不操作。
乙組:台灣50「區間操作」組
採用「台灣50多重區間操作-2.0進化版」
區間設定:
75-72-69-66-中間區-63-60-57-54
1.股價高於中間區,每漲至一個價格點,賣出4張股票。漲至75元時,賣出所有持股。
2.當股價由高點跌至中間區以下,每跌至一個價格點,買入「上漲時賣出的所有股票」*1/4,跌至54元時,手上持股16張(滿水位)。
3.當股價由63元以下,回漲2個價格點(中間未再跌至下一個價格點),將持股增至滿水位的16張。例:若由63回漲至66,持股增至16張,但因已漲至66,符合第1點,同時須賣出4張的持股(合併後計算)。
詳細說明請參考: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91&t=4607705&p=5(50樓)的說明。
丙組:台灣50「區間操作」組。感謝"socomplicated"大大提供的建議操作方式。
63---16張
66---12張
69---8張
72---4張
75---0張
不管漲或跌,碰到這些價位就調整持股
猜猜看吧!甲、乙組比賽,你選A、B、C、D、E、F哪一個?
A.甲組「買進-持有」組大勝乙組(大贏乙組超過10萬元)
B.甲組「買進-持有」組小勝乙組(小贏乙組10萬元以下)
C.乙組「區間操作」組大勝甲組(大贏甲組超過10萬元)
D.乙組「區間操作」組小勝甲組(小贏甲組10萬元以下)
再猜猜看吧!甲、丙組比賽,你選E、F、G、H哪一個?
E.丙組「區間操作」組大勝甲組(大贏甲組超過10萬元)
F.丙組「區間操作」組小勝甲組(小贏甲組10萬元以下)
G.甲組「買進-持有」組大勝丙組(大贏丙組超過10萬元)
H.甲組「買進-持有」組小勝丙組(小贏丙組10萬元以下)
下好離手,請踴躍猜猜看。
猜錯了,請放心,不會被抓去「斷頭」的。
猜對了,榮耀屬於自己。
我會不定期公布比賽的戰報。拭目以待!
假設一:股價成趨勢發展
股價:
漲:甲組多賺些價差,乙組空手一桶金 (甲勝)
平:甲組多賺些股利,乙組仍是一桶金 (甲勝)
跌:甲組沒賣就沒虧,乙組持股低成本 (乙勝 ps.不記股利的情況 勝的是價差 成本,但若是定存股操作的話,會少領些股利)
股利:
漲:甲組被動收股利,乙組沒有 (甲勝)
平:甲組被動收股利,乙組很少 (甲勝)
跌:甲組被動收股利,乙組較少 (甲勝)
由此得證
甲組勝
但是多賺多少這就不一定,也許不在樓主的答案選項內
但是甲就是會賺的比乙組多,是機率比較高的
假設二:股價成震盪發展
股價:
漲:甲組賺到價差,乙組持股高成本又少賺價差 (甲勝,定存股操作,就算不賣也比乙組多賺股利)
平:甲組賺到股利,乙組仍是一桶金 (甲勝,乙持股數量變動小,甚至沒變,但白白多支出許多買賣手續費)
跌:甲組沒賣沒差,乙組持股低成本但少賺價差股利 (三年後賣掉是甲勝,若不賣續存股還是甲勝,因多賺股利)
股利:
就不用比了,一定是甲多 (因為乙不會買滿)
所以以100萬規模來算最接近的答案是
B.甲組「買進-持有」組小勝(小贏乙組10萬元以下)
定存股操作就是買了不賣 buy and hold 收股利 再投入 不賣股!
買進時算預估股利是OK就全壓買,或每月定期定額買,隨時可買
就是不要又買又賣
要賺價差就去買投機飆股,用定存股操作來賺價差是想怎樣
那想要買漲停飆股來賺配息嗎? (有這麼好棒棒的股票嗎? 阿土伯有一檔會配股配息而且是會漲停的股票)
socomplicated wrote:
可以多設一組丙組嗎?
不好意思,你的方法可能只能賺到一點點的利潤而已喔!
詳見: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91&t=4607705&p=1
3樓第1點與第5點。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