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dgbas.gov.tw/ct.asp?xItem=33755&ctNode=3263&mp=1
------------------------------
文/田習如 | 財訊雙週刊 – 2012年11月8日
你知道你每年繳的綜所稅,有六成拿去支付軍公教退休金?
軍公教,你知道每三個現任者提撥的退撫基金,就要負擔一個退休者,這種制度撐得到你退休時嗎?
[我擔心將來領不到退休金!]說這話的,不是日前爆發「勞保破產、政府不管」危機的勞工階級,而是二十八歲的政府交通單位技佐小章。他曾在民間工程公司任職,月薪「二五K」,為了讓大學學歷的自己能夠在最短時間達到一定高度的薪水,他努力考上普考,本薪立刻翻上「三六K」。
由於交通部門要應付各種活動的交通規畫、民眾客訴、幫主管擬立法院備詢資料……,
小章的公務員生涯每天朝八晚八、經常沒假日,並不像朋友們以為的「爽」。
他原以為公職較有保障,
「可是現在我們繳的錢(指一九九五年後的退撫基金新制),是給已經退休的人用,退休金所得替代率太高,他們領那麼多,等到將來我還領不領得到?真的會擔心。」
小章的憂慮,反映了當前因政策偏頗造成的階級對立,即將擴散形成世代間的緊張關係。
「現在是勞工與軍公教的對立,將來很快就會是四十歲的世代要對抗退休的世代」
在目前公布最新的二○○九年社會安全統計中,
軍公教退休金及公保養老年金總共領走了二八九五億元,勞工領走的新舊制退休金和勞保老年年金則總共約一四四七億元,
軍公教整整是勞工的一倍;即使把國民年金、老農年金都加進來,所有非軍公教人民一年所領的制度退休金總和也遠不及軍公教。
以全台軍公教八十多萬人,勞工大軍九百多萬人來看,
多數人獲得的資源卻是少數人的一半,勞、公同樣都有退休老人,待遇怎麼差那麼多?
退休金問題造成勞工對軍公教產生嚴重的「相對被剝奪感」,
相較於階級是以掌握資金或勞力等生產工具來劃分,眼前的現象精確來說是「階層對立」,亦即士農工商之間的差異,
「這裡看的是對政權的影響力,以及改變法律制度的能力、地位,不完全是看經濟力的差異。」
換句話說,軍公教退休金和勞工退休金都是國家「坐莊」、以法律強制設立的制度,
但設計這些法制的政府卻明顯偏好自己的從業人員。
為何民間薪資、收入、福利隨經濟起伏進退,公家人員自己規定自己的待遇,卻只能加、不能減?
----------------------------------------
未來沒有退休金的人,要如何想辦法投資自己與理財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