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的頭頭是道
比學校老師蓋的還精彩
然而
賠錢
賠錢
賠錢
你的努力
你的學問
就是沒用地
大家
會同情你
會支持你
但是
市場先生說
你不行
你只能再修練
找出賺錢的方法後
再跟市場先生挑戰
看了一些書就匆匆上手,去市場交易,那跟一個醫生只了解一種病,可是他想幫你診斷,你敢嗎?
成功投資者幾乎都是終生學習者,每天看書,自己建構模型,做圖表對比,一般大眾看看電視財經節目就覺得那是學習,那只是看了別人的分析,自己要學會怎麼用比較重要,像很多文章說從債市可以看出投資者對9月升息態度。
少數人才會真正去看債市怎麼反映投資者對升息的預期。

國內的書很多書,都是寫給散戶看的,有精美圖片,容易閱讀,真正適合學習的書,台灣反而翻譯比較少,又因為翻譯的關西
所以導致很多語句很拗口。看得比較累,也沒有精美的圖片。台灣的好書翻譯量還是太少了,很多書都沒出版。
總結我認為金融市場最需要 "適應" 和"學習",交易型態一直在變,以前單一技術分析就很有效了(海龜交易法),
現在金融市場更多假突破、騙線、打止損。 交易者不只是跟自己交易,也是跟其他散戶和主力的一種博弈。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