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wrence0731 wrote:對這檔沒研究, 但...(恕刪) 我也沒有 不過我滿喜歡看這類指標的我的想法是這樣的這種指標 通常是假定一家公司不管成長還是衰退股價一定會與營運面 呈一定模式連動這邊的PSR 正是股價對比營收以統計方式 匯整計算所得到的指標為了避免某月或某季因突發事件暴漲暴跌的營收或股價 而使指標失準計算方式取了平均值 顯示了這指標的特性它是統計得來的指標 但統計來自於過去使用這類指標 就無疑是想在PSR值下緣買進而在上緣處賣出很抱歉扯了那麼多 但我想講的是使用這指標看多此公司是建立在未來營收 能持平或上升的前提上否則要是過了幾個月 公司營收不振那不是變成跌價剛好嗎? 最近電子的變化像是蘋果縮減支出 紅色供應鏈韓國打算增產DRAM以後搞不好還想量產 取代DRAM的玩意其中的每一項消息 可能都足以令電子股持有者心悸 而電子業供應鏈這種東西 是牽一髮動全身的因此才會有 高通營運表現讓市場失望而需求隨之下降 聯發科財報也爛到跳水同一條線上的台積電保守面對Q3 就不會是沒有道理那麼未來的營收 若是跳水程度會超出PSR指標的預期會是使用這指標的風險所在總結來說 使用這指標評價此公司不能不對未來的營收與前景 有所掌握或是警悌如果你無所掌握 一定有人會先於你作掌握這或許是"台股有很多支都這樣" 的主要原因當然這一點 不僅限於電子產業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