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聽到眾高手在網路上談論某檔股票被低估了,起碼漲到多少才合理...
心中常常有些疑惑,
資本市場將本求利,短追價差,長收股利,
但股價波動往往一個漲停板就遠超過那家公司的好幾年稅後盈餘,
究竟是漲停之前低估還是漲停之後高估,
只能說價值與價格真的沒有恆定的評量方式...
jerry0613 wrote:
但"一般指的淨值"就是真的價值嗎?
無形資產的商譽?其他資產的遞延所得稅?
轉投資公司的帳面值實際價值?
固定資產的成本還是淨變現?
另外每個人評價的方式不同,心中的價格不同,願意付出的也不同,所以市場價格不斷波動?
怎麼找出接近恆定的評價方式呢?
如果以數據為上的方式
淨值就是價值
至於股價超過淨值的部分
那叫做附加價值
例如你說的無形資產商譽和遞延所得稅
以汽車來比喻
生產成本是淨值(價值)
市場售價是股價(價格)
M-Benz 一台 生產成本 100萬
售價 300萬
其中三芒星logo可能就值60萬(牛頭牌logo大概值20萬)
進口關稅可能近百萬
所以Benz車
有人認為值這個價
有人認為不值這個價
這和股票一樣
值(買進)與不值(賣出)
不可能所有人都認同

jerry0613 wrote:
但"一般指的淨值"就是真的價值嗎?
無形資產的商譽?其他資產的遞延所得稅?
轉投資公司的帳面值實際價值?
固定資產的成本還是淨變現?
,...(恕刪)
若真要說~~淨值是包含在價值當中~
你說的商譽.DTA.NFV都已經過評估算入公司的淨值中囉
但是員工的能力.公司未來的成長性......都無法估到淨值中
例如貴公司的富爸爸叫郭台銘~~但淨值中不會顯示郭台銘能為貴公司帶來多少價值
但實質上~銀行看到你的爸爸是郭台銘.即便郭台銘不作保證人~銀行也許仍願意低利率放款給你們
也許廠商看到是郭台銘~願跟你們交易~因為不會被倒
但郭台銘本人的信用無法顯現在淨值裡~~~但他確實有他存在的價值.你不得不承認(因為銀行讓你低利借款.因為廠商順利交貨讓你不缺料.廠商票期讓你開長達3個月.讓你資金充裕)
你會說~~郭台銘都不作保了~銀行跟廠商何必這樣做~是笨蛋嗎??
不不不~~~他們看重的是郭董的其他家公司啊~這小小一家公司的生意不做~就是不給郭董面子~那郭董其他大公司的~銀行跟廠商還想做啥生意
簡單說明~懂了吧~~~突然覺得我真的在自爽~~竟把會計說的這麼簡單
先講房子好了,因為搞懂房子後,再來看公司就會有豁然開朗的感覺。
大家談到房子,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地段",那地段是什麼?好地段代表什麼?A地段比B地段好,那A地段比B地段一坪多10%,值得嗎?
有A跟B兩個,大部分人都可以判斷的出來哪一個比較好,譬如A比B好,這個是價值的部分,但是一旦把價格放上去後,譬如假如買A要多花10塊錢,那買A跟買B那個划算?大部分的人就判斷不出來了,問題出在哪裡?
問題就在於,價值可以比較,但是無法量化。
為了克服這個問題,一些人就弄了一些指標出來,一些xx率、yy率、zz率的等等,用來量化價值成價格,一旦你估算出來的價值高於價格,那就是現在被低估了,而價值型投資者就是在弄這些,可以長時間存活下來而有不錯的報酬率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套價值/價格估算法,只不過大部分都是只可意會,也就是隱含價值,無法言傳的。
至於價格,那是市場交易後的結果,重點是"交易",每個交易的人動機都不同,有人因為當沖所以要買賣,有人融資到期,所以要賣,有人朋友報明牌,所以要買,外資為了期貨結算,所以要賣,我因為路上撿到10萬塊,所以要買,他因為被車撞住院要花錢,所以要賣股票...等等,你看上面的這些交易沒有一個動機跟價值有關的,所以股票價格就是交易的結果,不代表什麼。
會漲的股票,就是好股票,但不代表是好公司,反之亦然。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