証所稅的荒謬在於興櫃獲利的部份要另外課稅,損失部份不能扣抵,建議一般人不要買賣興櫃股票。
比如你有兩檔股票,一檔賺50萬,一檔虧100萬,結果是你要繳50萬的15%,也就是7.5萬的証所稅。
投資人的總損失是50萬,卻還要繳7.5萬的證所稅,我實在不覺得這是一個公平正義的稅法.反倒覺得是一個惡法.
當初政府設立興櫃的目的在於讓股票在興櫃時,讓股票
價格更貼近市價,不會在上櫃後產生股價的高額波動,但現在的証所稅讓興櫃低成交量,這樣的狀態很多的機率會壓低股票,當股價過低,公司覺得ipo拿到的錢變少,不願真正的去上市櫃,造成沒好公司願意上櫃,或轉去別地方ipo,這會讓台灣的股票市場被邊緣化。
還有就是剩下那種想上來騙錢的生技股,會願意興櫃上櫃。
看看今年興櫃的生技醫學相關公司佔很大比例,就可以知道問題的嚴重性。
Adfn wrote:
証所稅的荒謬在於興櫃獲利的部份要另外課稅,損失部份不能扣抵,建議一般人不要買賣興櫃股票。
比如你有兩檔股票,一檔賺50萬,一檔虧100萬,結果是你要繳50萬的15%,也就是7.5萬的証所稅。
投資人的總損失是50萬,卻還要繳7.5萬的證所稅,我實在不覺得這是一個公平正義的稅法.反倒覺得是一個惡法.
當初政府設立興櫃的目的在於讓股票在興櫃時,讓股票
價格更貼近市價,不會在上櫃後產生股價的高額波動,但現在的証所稅讓興櫃低成交量,這樣的狀態很多的機率會壓低股票,當股價過低,公司覺得ipo拿到的錢變少,不願真正的去上市櫃,造成沒好公司願意上櫃,或轉去別地方ipo,這會讓台灣的股票市場被邊緣化。
還有就是剩下那種想上來騙錢的生技股,會願意興櫃上櫃。
看看今年興櫃的生技醫學相關公司佔很大比例,就可以知道問題的嚴重性。...(恕刪)
其實課證所稅應該要有配套措施
因為課證所稅的同時
交易手續費是否要調降?
當年沒課證所稅的同時,卻是調漲交易手續費
而且放在銀行的存款利息有儲蓄所得特別扣除額27萬
證所稅為什麼沒有投資所得特別扣除額???
證所稅沒有投資所得特別扣除額根本是搶窮人的錢嘛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