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ckstonesu wrote:光三審只是法律條文審...(恕刪) 坦白說,台新案三審未決已扯到爆表!近日,對於彰銀新董事長 凌女士的任命一事。她對於當時彰銀改選一戰,可是居功厥偉呢!這樣給職會給予外界什麼解讀?再者,兆豐洗錢疑雲的機密處理,也是十足啟人疑竇的做法。週遭眾多友人,對於當今政府諸如此類情事處理態度,皆紛紛感到莫名與詫異,不怪乎在當今社會威望如此低迷。
大同債權銀行 增提呆帳準備2019-04-02 03:11經濟日報 記者林子桓、陳美君、夏淑賢/台北報導大同集團遭大陸華映科技跨海提告追債,點名母公司大同要負連帶責任,由於大同集團旗下子公司眾多,對國銀債務總額達七、八百億元,不少借貸由大同保證,引發國銀緊張,各銀行除了增加提存呆帳準備,大同聯貸主辦行台銀也決定儘速召開銀行團會議,要大同出面「說清楚、講明白」,交代華映未來償債計畫。大同集團家大業大、轉投資公司眾多,國銀過半數與大同集團有往來。根據大同去年第3季財報與銀行資料,大同集團包括大同與華映兩筆聯貸案,國內參貸銀行一共16家,還有四家國銀沒有參加聯貸,但與大同集團企業有往來。除了八大公股行庫全部有份外,民營大型銀行包括台北富邦、國泰世華、台新、永豐、上海等,以及未上市的板信、陽信等,都是大同集團企業的往來銀行。但據了解,部分銀行在華映、綠能爆發危機後,對相關企業包括專案融資保證、營運周轉金等項目,已經縮減額度或提前中止借貸合約。銀行業者估計,大同集團相關企業負債總額超過1,500億元。其中,借款部分短期加長期合計約943億元。大同與其子公司八家合計在銀行端的借款餘額約七、八百億元,光是大同與華映兩家公司聯貸就超過350億元,這兩筆聯貸都是台銀主辦,台銀現在是大同最大債權銀行,合計放款超過80億元。問題是華映還在燒錢華映自結2月合併虧損7.79億元,每股稅後 -0.10元2019/03/15 16:45 Moneydj理財網1.事實發生日:108/03/15最近一月與去年同期:財務資訊計算基礎-IFRS自結數(合併)********************108年2月****107年2月****與去年同期增減%營業收入(百萬元)*********103******2,052***********-95%稅前淨利(百萬元)********-779*******-829*************6%本期淨利(百萬元)********-779*******-739************-5%每股盈餘(元)***********-0.10******-0.09***********-11%
vul34622 wrote:問題是華映還在燒錢華映自結2月合併虧損7.79億元,每股稅後 -0.10元 燒不燒錢不是這樣看得,不要以為公司虧損就是燒錢,公司賺錢就有現金收入。損益計算是一門學問,非局內人看不懂的,連會計師也不一定看得懂。
英英間LKK wrote:燒不燒錢不是這樣看得,不要以為公司虧損就是燒錢,公司賺錢就有現金收入。損益計算是一門學問,非局內人看不懂的,連會計師也不一定看得懂。 沒錯,損益計算是一門高深的學問,製造業常見一家公司虧損或小賺,其它皇親國戚配合皮包公司海賺金融業水太深就不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