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全球經濟困頓的可能原因

目前全球的經濟狀況,可以說是空前的詭譎。居然有負利率的存在,還有量化寬鬆卻無法解決通貨緊縮。
當然其中的問題並非我這種門外漢能窺知一二,只是想說,可能的原因是否在此。
資本主義確實帶來空前的經濟發展,但造成的是貧富差距嚴重。
資產集中在資本家手中,而這些資本家所擁有的財富以及創造財富的方法,早已經不受經濟波動影響。
甚至可以在波動之中擷取大量的財富,使之更為集中。
然而優勢的明朗化,造就的是談判籌碼的變化,勞動階級的人已經無法在這場對抗中取得任何些許的優勢。
全球化往更低工資的投資行為,不正是如此嗎?
可是弔詭的是,這些勞動階級才是消費的主力。主力因為勞動優勢失去,導致收入停滯,甚至減少。
試問,如此狀況下,如何產生消費增加?這也正是經濟不景氣,導致通貨緊縮的可能主因。
個人認為,政府出面增加勞動報酬就有機會解決問題。可是這之中又有兩個大課題,
一是會削弱自身國家的競爭力,今天有一則泰國電子業的新聞,不正點出了這個問題的後果。
二是整個社會的資源分配,是一個微妙的比例,環環相扣。勞動的薪資上漲,物價也跟著漲,
消費是增加了,但得到的實質內容確實不變的。造成的也只是假性的經濟成長。
以前財富的分配比例是好的,可以造就龐大的中產階級。但近幾年來的資本家的掠奪功力見長,
早把中產階級的界線拉高許多,導致大部份跌落線下,一般人早已經只能為生活基本所需忙碌。
如此看來,現在的經濟局勢,已然成為另一種形式的奴隸制度,將來廣大的勞動階級就只是工蟻般的生活
如何改變,端看各人的智慧和機運了,不要再妄想有所謂的正義存在。
2015-03-19 18:07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全球經濟 原因
資本主義發展至此,的確問題重重.
不過在新的體制來臨前的過渡期,
各式各樣的亂象不可避免.

rdcmd wrote:
目前全球的經濟狀況,可以說是空前的詭譎。居然有負利率的存在,還有量化寬鬆卻無法解決通貨緊縮。
當然其中的問題並非我這種門外漢能窺知一二,只是想說,可能的原因是否在此。
資本主義確實帶來空前的經濟發展,但造成的是貧富差距嚴重。
資產集中在資本家手中,而這些資本家所擁有的財富以及創造財富的方法,早已經不受經濟波動影響。
甚至可以在波動之中擷取大量的財富,使之更為集中。
然而優勢的明朗化,造就的是談判籌碼的變化,勞動階級的人已經無法在這場對抗中取得任何些許的優勢。
全球化往更低工資的投資行為,不正是如此嗎?
可是弔詭的是,這些勞動階級才是消費的主力。主力因為勞動優勢失去,導致收入停滯,甚至減少。
試問,如此狀況下,如何產生消費增加?這也正是經濟不景氣,導致通貨緊縮的可能主因。
個人認為,政府出面增加勞動報酬就有機會解決問題。可是這之中又有兩個大課題,
一是會削弱自身國家的競爭力,今天有一則泰國電子業的新聞,不正點出了這個問題的後果。
二是整個社會的資源分配,是一個微妙的比例,環環相扣。勞動的薪資上漲,物價也跟著漲,
消費是增加了,但得到的實質內容確實不變的。造成的也只是假性的經濟成長。
以前財富的分配比例是好的,可以造就龐大的中產階級。但近幾年來的資本家的掠奪功力見長,
早把中產階級的界線拉高許多,導致大部份跌落線下,一般人早已經只能為生活基本所需忙碌。
如此看來,現在的經濟局勢,已然成為另一種形式的奴隸制度,將來廣大的勞動階級就只是工蟻般的生活
如何改變,端看各人的智慧和機運了,不要再妄想有所謂的正義存在。

-----------------------------------------------------------------------

我自己是這麼想的,有錢人的收入遠比平民多出N倍,但是有錢人跟平民的支出卻沒有等比例同收入

其中除了本身主要收入來源的技能或公司集團,懂得善用錢這工具也是重要原因

在自己本身工作收入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只要會善用錢的人就能從中產階層往上

我是蠻好奇不知道有沒有有錢人生活必要消費金額的調查?那可以佐證我想法



singlegoo wrote:
懂得善用錢這工具也是重要原因


大大點出了重點
舉一個最近最夯的例子, 頂新
他有兩項投資為大家所熟知的, 就是101股權和帝寶
這都是槓桿操作的極佳例證
我也體會出,存錢是最開始也是最基本的方式
但借錢才是起飛的開端與大道
很多人在討論房價如何如何, 卻始終在漲與跌, 高與低在爭論不休
殊不知, 房地產才是一般民眾可以翻身的一個機會
當然有人是直接買賣房地產, 好不好各人選擇, 不予評論
但還有一種方法, 看來是很少人會做的事, 就是重新鑑價然後轉理財型房貸
除非是近兩年買的, 當然操作空間太小
以我自身為例, 2010年買的重新鑑價增值70%
轉貸雖受限於央行規定不容易貸高成數, 但也擠出400萬的額度出來
加上手上的現金, 就有近千萬的操作空間
因此靈活的財務操作, 才是進階的機會

rdcmd wrote:
大大點出了重點
舉一個最近最夯的例子, 頂新
他有兩項投資為大家所熟知的, 就是101股權和帝寶
這都是槓桿操作的極佳例證
我也體會出,存錢是最開始也是最基本的方式
但借錢才是起飛的開端與大道
很多人在討論房價如何如何, 卻始終在漲與跌, 高與低在爭論不休
殊不知, 房地產才是一般民眾可以翻身的一個機會
當然有人是直接買賣房地產, 好不好各人選擇, 不予評論
但還有一種方法, 看來是很少人會做的事, 就是重新鑑價然後轉理財型房貸
除非是近兩年買的, 當然操作空間太小
以我自身為例, 2010年買的重新鑑價增值70%
轉貸雖受限於央行規定不容易貸高成數, 但也擠出400萬的額度出來
加上手上的現金, 就有近千萬的操作空間
因此靈活的財務操作, 才是進階的機會

-------------------------------------------------------------------

看過你寫過不少好文,所以進來推一下...也感謝分享一個好理財方法....^_^

現在的環境是全球的經濟資金人才在互相合作及競爭的,很難說你的房子,工作,就是本國人的

年輕人或是還沒成年的真的很辛苦,但是卻很少年輕人有這樣的認知,我覺得這才是這一代的障礙

rdcmd wrote:
大大點出了重點舉一...(恕刪)


二房東事件
也是財務槓桿的極致
加上運用人性弱點
很是佩服⋯
不才小弟提供另一個觀點給大家參考~~

智慧型手機APP的大量運用

APP的好用跟豐富度,是大家能認同理解的,也創造了不少軟體產值.

但,相對也減損了不少實體經濟產值.

舉例:

手機導航APP的盛行,造成傳統導航設備硬體生產的衰退.(製造工廠員工就業減少)

手機遊戲APP,影響家用主機,PC端的遊戲產業.

Uber搶傳統計程車生意.網購盛行造成實體店面衰退.

隨手可得的影音檔案減少了娛樂業的營收.

雖說經濟產值轉由軟體網路業接收,感覺上只是產業趨勢轉換.

軟體網路行業的特性是少數員工就能維持運作,其他就靠電腦硬體機房.

問題就在這,一間手機導航APP公司的員工有幾個?但它卻能取代掉眾多的製造工廠員工.

新增加的工作機會(軟體產業)少於減少的工作機會(實體經濟),

這可能也是一部分經濟成長,但民眾卻無感的原因.

電車痴漢 wrote:
不才小弟提供另一個觀點給大家參考~~

智慧型手機APP的大量運用

APP的好用跟豐富度,是大家能認同理解的,也創造了不少軟體產值.

但,相對也減損了不少實體經濟產值.

舉例:

手機導航APP的盛行,造成傳統導航設備硬體生產的衰退.(製造工廠員工就業減少)

手機遊戲APP,影響家用主機,PC端的遊戲產業.

Uber搶傳統計程車生意.網購盛行造成實體店面衰退.

隨手可得的影音檔案減少了娛樂業的營收.

雖說經濟產值轉由軟體網路業接收,感覺上只是產業趨勢轉換.

軟體網路行業的特性是少數員工就能維持運作,其他就靠電腦硬體機房.

問題就在這,一間手機導航APP公司的員工有幾個?但它卻能取代掉眾多的製造工廠員工.

新增加的工作機會(軟體產業)少於減少的工作機會(實體經濟),

這可能也是一部分經濟成長,但民眾卻無感的原因.

---------------------------------------------------------------------

這跟機器人未來大量運用的意思也是一樣,利用電腦,科技化,減少企業支出提升獲利

未來人能工作的標準工作會越來越少

我認為未來各國政府應該思考的是被替換下來的人力要放在什麼地方?
電車痴漢 wrote:
...(恕刪)...
手機遊戲APP,影響家用主機,PC端的遊戲產業
...(恕刪)...

家用主機我不知道

PC端的遊戲產業 ... ?

也不知道 起起落落 多少次 了,也 不差 這次 手機遊戲APP

什麼 軟體 都繼續寫,只是看「表現」在 哪個 硬體 身上

未來人能工作的標準工作會越來越少

反正 未來人 1. 人口下降 2. 時間變多 ( 機器代勞 )

未來人 繼續 操心著 他們 / 她們 的 未來

我們 現在人 操心 我們 還沒準備好 人口下降的未來 而已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水云 wrote:
家用主機我不知道

PC端的遊戲產業 ... ?

也不知道 起起落落 多少次 了,也 不差 這次 手機遊戲APP

什麼 軟體 都繼續寫,只是看「表現」在 哪個 硬體 身上

未來人能工作的標準工作會越來越少

反正 未來人 1. 人口下降 2. 時間變多 ( 機器代勞 )

未來人 繼續 操心著 他們 / 她們 的 未來

我們 現在人 操心 我們 還沒準備好 人口下降的未來 而已

------------------------------------------------------------------

何以推斷未來人口下降?未來是多久?人口是以哪個時間點做基礎?

人壽命隨科技醫療技術進步越來越長,物資也隨科技產量提升,未來人口將要如何下降?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