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生技股本益比已高達250倍,電子股才15倍,到底是誰的基期高?美國生技股漲了多年,本益比也不過60倍而已,況且美國生技公司都是上一波生技泡沫破裂後存活下來的強者,一家美國生技公司的營業規模比台灣所有的生技股加總還多,而且專利藥的市場多在歐美日已開發國家,產官學研發環境及人才優異,美國生技股自然有成功的優勢條件,而臺灣中國等開發中國家的市場以學名藥為主,沒有市場及人才支撐,除了股票印得比較多外,廠商要成功比較困難,別聽那個生技王子每天在電視上胡扯,跟著他操作,妳會死得很慘。
dannychu24 wrote:生技股很多都在低檔小...(恕刪) 如果妳以前沒有在生技股賺到錢, 奉勸妳別再介入, 不要以為股價已經跌得夠多可以低接, 低價下還有地板價, 地板價下還有地獄價, 地獄價還分十八層, 我在台股近三十年, 告訴妳真相如下:藥華(6446)為了上興櫃拉高承銷價, 先連續辦理現增日期及價格如下:現增日 100.03.18 認購價 $12現增日 101.11.16 認購價 $21現增日 102.05.22 認購價 $88現增日 102.07.26 認購價 $125我知道蔡姓主力的成本是$15, 在未上市盤時, 蔡姓主力以自己人買賣方式拉到$270, 讓券商參考未上市成交價後, 將承銷價定為$210, 上興櫃當天的最高價來到$255, 然後在主力出貨下, 一路來到今天的$125, 現在股價夠便宜嗎? 其實這家公司的長期最終目標價應該是$12到$15, 別讓主力以本夢比來騙妳, 台股所有的本夢比股票結局都非常悲慘, 所有泡沫都會破裂, 小心別被騙了!
台灣經濟未來的希望之一就是生技產業,早年台灣最聰明的學生首選念醫科,經過這些年在國外藥廠歷練後回國投入研發,近年已來到開花結果的階段,生技是政府重點培植產業,有高毛利,高門檻,高獲利的產業,有識之識的大老闆多已介入該產業.版主用技術分析來觀察生技股是對的,但生技股不是每檔都是好的,有的上方有一群住套房等著解套,不然就是漲一天休息好幾天的爛股,目前還在線捲整理中,要等他正式表態後才要進場,生技股要飆起來,短時間就可以獲利豐厚,但這獲利並不是每個人都有本事可以賺,堅持自己的信念,祝樓主在生技股賺大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