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充電技術遇瓶頸

 說回到智能手機上。作為無線充電的開山之作,Palm Pre的“點金石”基於電磁感應技術,用戶在充電時需要給手機套上無線充電外殼,再放到基座上充電。充電過程不僅復雜,而且位置很固定。經過多年發展,Lumia 920等手機已經實現了無線充電組件與機身一體化,擺放位置也更自由。不過,這種Qi標准的充電方式依然沒有徹底解決發熱和充電速度慢等問題。

  如今,無線充電依然離不開充電板,也就是隻能在近距離使用。用戶隻能把手機安靜的放在底座上,依然擺脫不了束縛。蘋果首席營銷官菲爾·席勒曾表示,iPhone之所以沒有採用無線充電技術,是因為它就像把插在插座上的東西從有線充電器變成了無線充電基座,“毫無便利性可言”。顯然,在實際使用中,如果連著充電線還可以拿著手機玩會兒游戲或者接個電話,可要是把手機放在充電板上,這就不會那麼容易實現了。更何況,這種無線充電的效率並不高,可充的設備數量也有限。

  此外,現階段具有無線充電技術的手機通常都會有一個單獨出售的配套外殼,售價幾十美元。同時,由於要加入感應線圈,所以手機的厚度也會有一定的犧牲。多花幾十美元,換來了手機厚度,隻為讓它在充電板上多躺一會兒,用戶的嘗鮮欲望無法形成持續購買力。
2014-12-04 8:44 發佈

smallpinpin wrote:
 說回到智能手機上。...(恕刪)

也不能說 "技術瓶頸" ..... 這是本來就知道的事情 !

還一堆人說這是未來趨勢, 一定沒問題?
或許20~30年後, 超導磁材料的發明 !
是會解決的,時間早晚的問題.呵~~~~
無線充電可以有很多應用
手機只是其中一樣
那是不是要全部改要塑膠機殼
smallpinpin wrote:
 說回到智能手機上。...(恕刪)
Intell 已經有在推新的技術A4WP
預計明年就有產品上市囉
smallpinpin wrote:
 說回到智能手機上。...(恕刪)

磁感充電距離搞太大,會影響其它電器的,我看淡磁感充電的前景.
無線充電會不會影響人體健康也是一個變數.
股票炒炒短線就好.

smallpinpin wrote:
 說回到智能手機上。...(恕刪)


拿來研發電池效能更好更輕薄,或是機組更省電,會不會有效率點...

一直堅持要怎樣讓充電更方便
直接把源頭解決不就好了,不用充電....
在台灣應該行不通,台灣人最怕電磁波了… 不准住家附近有基地台、不准住家附近有電塔。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