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小型股波段投資經驗

  從另一棟樓獨立出來,以免干擾原樓。

qwer1 wrote:
這麼看重技術分析,
報酬2x時為何沒賣出?...(恕刪)


  我對小型股以基本面分析為主(其實任何股票長期投資,本來就是應該以基本面為主,但有其困難性,本文就是講這個),因為技術面易失真(易受主力操控,要線型嗎?爸爸做給你),反而是可以看大盤技術面決定是否短線調節,決定小型股短線進出反而要看籌碼面。我一開始設定以中長期波段投資為主,決定放棄30%以下的波動獲利(20160417, #52樓有針對此點修正),原因如下。

  我去年投資另一檔當時基本面技術面都很好的汽車零組件小型股,為了一個30%的回檔,失去了更大的波段。平均約33買進漲到高點50.5,中間賣出買回調節幾次,最後回檔到45破線時全出,最後跌到39後快速拉升,最後漲到80(以上數字非實際數字,僅為比例)。當然我承認我對該股的基本面無法完全掌握,所以才抱不牢。你可以看我的文章記錄,我今年年中換車有對現有汽車引擎技術做了點買車研究,如果我是去年換車,我或許可能會對這檔個股的爆發力有不同的評估,抱得也會更牢,有投資汽車零組件的或許已經猜出是哪檔了。即使它今年從最高價崩了很久很多了,本週大盤回檔,它還在崩,但是週五收盤價還在我賣出價之上。這是什麼支撐力量?簡單講就是成長的力量。不過我非汽車業內,最多也只能在大家沒注意時抓到成長的初期(小型股特有的好處,中大型股每檔都有研究員在顧,除非內線,不然不太可能會讓散戶撿到這種遺珠),後續是否有持續至少不衰退的營收和獲利,不是我能力所及,所以我知道我只適合做確定成長期前半段,但就去年這檔股而言至少也要抱超過半年的時間才到最高點。我也知道我不可能做到大立光,因為沒有能力在市場多數人還沒發掘它之前,能知道它Q1~Q3會賺到89.5元。

  今年這檔股,我買進的時間才剛半年,而且成長速度和爆發力和去年那檔不能相比,所以收割期也會更長,另外因為買的金額比去年那檔更多,所以財報也看得更仔細,今年這間公司的設備投資支出檢視收成的時間都還沒到,我只知道該股還在持續成長。就算中間會隨大盤大回檔,只要你確定公司還在成長,就不需要太擔心未來無法解套並獲利。若經過研究還是會擔心崩跌,可在大盤走空時期持股減碼,當有大回檔就有資金可以低接,而不用再投入新資金增加風險。在大環境不景氣時,不需要出清賣掉手上業績仍然在持續暢旺的生意,如果能確認它的業績確實在持續暢旺的過程。

  確定營收和獲利會長期成長這點才是最難的,畢竟根據統計,中小企業存活率並不高,但若是成立,有太多股票幫你證明此點(合理年限內最終解套獲利),包括大股本的台積電,2330今年讓歷年買進並持有的股東都沒虧到本金。

  至q大文中提到程式交易等其他方式,因為非以基本面為選股抱股依據,不是我個人投資股票會用的方法,就不特別回應討論了,若q大有用程式交易買進大立光並大幅獲利,也歡迎分享經驗。

PS1: 忘了另外一點,就是買進時獲利能合理支撐買進股價,我買進時機目前看來有符合這點,我買進的價位殖利率比電信股還高,本益比比電信股還低,而成長股可給予較高的本益比評價(原因不詳述,可自行google),晚我幾個月買的人就會套在高點,至今若都沒賣就套了2成。

PS2: 還有一點非常另類的選股方式,我投資的小型股都有用上,就是選定候選股後,用google搜尋看老闆的照片,然後評估面相是否端正,我雖然不懂面相細節,但用人的直覺看起來沒有覺得有點奸相不可信賴是最基本要求。如果能看出福相會更好,這點我就不會了。
2014-10-18 19:40 發佈
文章關鍵字 股波段投資經驗
總之就是超跌進場。

不要全進全出。


在長多市場,一般我都會嘗試全進全出,牟取最大利益。


但是在短多市場,甚至長空市場,我都會空倉等出貨波前的訊號來賺短波段。



老實說,最痛苦的就是等待。

尤其是空倉等待,漲的時候沒我的份。跌的時候也沒損失。

但鷹擊長空XDD

沒有耐心很難在熊市獲利,甚至之前賺的都要賠回去。
jagger. wrote:
老實說,最痛苦的就是等待。

尤其是空倉等待,漲的時候沒我的份。跌的時候也沒損失。

但鷹擊長空XDD

沒有耐心很難在熊市獲利,甚至之前賺的都要賠回去。...(恕刪)


  你這段話我完全同意,做為一個4~5月進場者,我一直用晚我幾個月進場的人的角度來看,一切就如上面所說,而且我的獲利也確實快完全賠回去了。甚至有些人只要有膽,他在某些天的成本會比我低。但截至目前為止只有某些少數天期,而且都是大盤殺非常狠的天期,先前沒有一定研究的散戶不太可能會買進,就算敢攤平的散戶也非常人,低檔能成交的張數也不多。所以就靜觀其變吧!

PS: 我常在想,2412那棟樓的人,很多都練成了逆勢入市,那為什麼不把這種精神用到有前景的小型股呢?

PS2: 空倉等待對大型股、景氣循環股會適用,但對於一路成長股,有時候就是找不到進入點,你可能會錯失它一路成長的機會。像我現在一年多了,前面提到的去年年中就賣掉的屬於景氣循環的汽車零組件股都還沒崩回來(如果不還原除權息,最近終於快到了),我已經中年了,人生不允許漫長等待還不知道是否等得到(想像200賣掉大立光的人要等多久?),真的等到了是否還可以買(短中期內還會回復成長嗎?如hTC)還是個相當大的問題。
我有五成的資金放在定存股上,這部份的股息足以支付生活費,另外二成五會買成長股,但等待期多久,我並不知道,這段時間是寂寞的。另二成五為現金部位。如果執意一定要指數幾千點以下才投資,可能會錯失很多機會。
問題小型股已經嚴重超跌了。

這就攸關於信心問題了。


八月開始,OTC進入領跌期。

明明業績成長很好啊,暗…為毛業績公布後沒有漲,還大跌?


別人透支完行情了,正在出貨啊,親。




九月份,完成了一整年的十月期超跌,價格回到了一月上旬。

十月上旬,小拉了一波,讓投資人以為打底完成,小型股咩,跌到一月應該也夠了吧!?

錯啦,繼續跌……

暗……至於嗎? 年成長五十%的照樣跌到阿媽都不認得了。

每一隻小型股怎麼都被敲得鼻青臉腫???

每一個散戶怎麼都被套牢呢??


這就攸關於全球市場的問題了,美元過熱就是一個要下跌的訊號了。

全球的錢都跑進美國市場避險,美債、黃金都成為避險市場,那石油為毛呢?黃金為毛一直跌呢?

不好意思啊,三大避險指標的其中兩個被拿來對俄羅斯實施經濟制裁了……於是大型資金戶慌了,只能買全球債券了。

加上債券天王跳巢…這就是一個明顯的情報。



當全球某一些貨幣過熱的時候,就要防止『大熱倒灶』,形成金融海嘯。
因此美股開始進行修正期,這些天就開始狂跌,然後全球股市也都烙賽了。
大型基金都在抽資金。



嚴格來說,這是一個進場的好時機?
尤其是低價股,可以跟著基金跑。
但建議大家還是選擇績優的公司比較保值。


勝華事件對於我個人來說是一個提醒。
台灣各大公司與銀行都有複雜的互相持股關係,一旦有某些公司突然面臨倒閉的危機或可能性的話,可能就有鱷魚或金融流氓落井下石。

一間拖一間。


遠雄來說,資金充裕,就是倒楣,被拉出來祭旗,當標榜。
味全來說,賺錢賺得要死啊……被頂新集團拖累。

因為選舉…這些被選舉人要弄政績,所以很多人被抓出來掀裙子。

其實是蠻倒楣的。

但個人立場來說,神鄙視。
畢竟這些人的獲利是扼殺台灣普遍民眾的普羅利益,與長期健康。

就像有人不提電磁波會影響人體一樣……真的沒影響嗎?
未必吧?


只是還沒被重新提起,當有需要的時候,往事都會被翻出來。
就像HTC空不下去,有人就放殺人標題,說『HTC被拋棄,某某與XX合作』,這些放消息的人也只是為了收血腥籌碼。

就像『鴻海辦公室被槍擊案』是四月份的新聞,現在突然又被提醒,發放消息的人有何立意(利益?)果然,早上六點更新的新聞,當天鴻海股價受到影響下跌。




所以,聽信消息面去操作股票的人都是笨蛋。
jagger. wrote:
年成長五十%的照樣跌到阿媽都不認得了。...(恕刪)


  這個應該有其他問題,如果真的年年成長50%,不太可能會跌到阿媽不認得。最有可能原因不外乎:業績好非長期可持續(有點像王建民,對不起他,用他當例子)、如你所提受到連鎖反應業績大幅滑落或資金週轉失靈、再過來就是大股東資金因金融風暴調度吃緊,不計價賣股求現,最後就是一切財報業績攏系假(這個F-系列應該不少)。

  這些因素都必須列入考慮並檢視。只要有一樣有疑慮,我同意先調節再說。
小型股公司有平均年成長50%的嗎?

怕只有3008辦的到,所以他是股王。


低股本,高獲利。


小弟我也認同 空倉等待是最痛苦的(因為我只做多。。做空的還在練功ing... ), 其實大盤八月底就月kd高檔死叉了(kd90).. 根據台股過去的統計。。。月kd高檔死叉=平均回檔2000點,修正期約5個月。。。現在空手就好。。不然就是反彈都偏空看待。。至少目前還沒有止跌落底的樣子。。

gentless921 wrote:
小弟我也認同 空倉...(恕刪)


看吧。

7994是崩潰線,就看這些空方要不要收手了。

沒收的話,十一月開始就會好玩一點。

gentless921 wrote:
小弟我也認同 空倉...(恕刪)



基本上全世界各國股市都在合理往上走 , 但中間還是會遇到崩跌或修正

4年前道瓊跌到6K多時 , 當時合理價在11K

即使漲了快一倍只是剛好而已



那道瓊目前合理價格在 13.3K

德國是在7.5K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