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從全世界互聯網企業的崛起,來探討台灣經濟衰退...

首先,互聯網這用語算是大陸,香港那邊的用法...所謂的互聯網,泛指用網路,軟體,平台,服務,Big Data

來建構的網路平台服務,例如:每個人每天在用的Google,Facebook,Twitter...(美國企業)

阿里巴巴,騰訊,百度,甚至小米也算是互聯網企業.

有趣的是,台灣沒有一家互聯網企業抬得上檯面,這背後原因值得我們深思.

在今年六月台北computex展覽 (算是科技業的大拜拜);很多國外新聞媒體在會後很感嘆

在2005年來台灣時,台灣科技業還是全力發展代工業,組裝業,那時是互聯網的服務其實也發展了

一陣子了,台灣的企業老闆完全沒有察覺,互聯網平台的時代洪潮已經來臨,還是想靠硬體賺錢

對軟體平台這樣的服務,不但毫無知覺,更不削一顧...

但2005年,中國大陸早就有了騰訊,百度(成立於2000年),阿里巴巴(成立於1999)...

沒想到過了十年,台灣依然還是只在硬體這塊打轉(tsmc,MTK也還是硬體)


這些媒體記者直接問這些台灣"上了年紀"的大老闆,你們為何不投資網路平台服務的公司呢

或轉型成互聯網的企業???

這些上了年紀的老人無奈的回答,他們一直靠代工賺錢,也不懂軟體業,網路業,如何能切入???

明明知道騰訊這樣的公司超好賺,但也不敢踏入...

記者又問了:你們不懂沒關係阿,至少要願意出資投資想搞軟體平台的年輕人...

這些老闆更是面面相覷,因為這些老闆因為自己不懂,更不敢投資這樣炙手可熱的機會

眼睜睜讓台灣在互聯網這黃金十年完全落後

關於兩岸互聯網實力的探討,其實毫無意義,就既有事實來說,台灣是遠遠落後的

就市場的廣大性來說,台灣市場跟大陸市場根本不能比,但有趣的地方在於,互聯網企業

理論上不該有國界的(大陸市場特殊保護性不討論) 但台灣還是跨不出去...

我認為問題不是出在人才,是資金...

我周圍就很多對軟體平台服務非常有前瞻性的年輕學弟.懷抱著夢想在台灣創投界找錢,

整整花了一年半,沒有一家創投願意給錢,後來只好去了大陸找資金,不到三個月就找到錢了

我相信更多的例子是,找不到錢,最後又回去上班.......


某些阿Q想法是,也許這些回去上班的台灣年輕人,如果當時有人願意投資他們

也許一家市值超過1000億美元的互聯網公司就成形了,也能創造更多經濟活水


但過去的都過去了......未來十年...台灣還要依然只沉溺在硬體嗎???

這件事真的值得我們深思




2014-09-27 21:58 發佈
投入互聯網??
穩死的吧
一百萬家的企業只有一家能成功的產業..
恩..台灣以前有個無名小站
現在如何了??
老實說我們常在酸那些不懂進取的大老們的公司
現在可是還活得好好的阿
而投入互聯網的產業先進已經不知道死了幾個台積電們了
企業首重的是「生存」 在討論獲利好嗎..
大陸的互聯網=台灣的網際網路=米國的 Internet=使用 TCP/IP 當語言的全球
訊通網路, 合先敘明.

至於你提到的軟體/服務/Big Data (small data what ever) 只是架構在其
上的 Application Layer 而以.

另外你可能不知道, 台灣連硬體也很差, 敝人多年在曾在國內某大網路硬體設備子
公司服務過, 當左案華X已經把 Cisco 大型網路設備逆向工程到模組可以互插使
用時, 台灣的工程師還在問什麼叫 hot swap!

所以請不要以為台灣的硬體強, 台灣, 充其量只是代工強罷了.
台灣"上了年紀"的大老闆的確是想投資但是又不知道如何投資

因為不知道就不敢投資

投資一個自己完全看不懂

甚至不知道目標不知道消費者心態當然是既危險又可怕的

中國官方的確是沒這麼笨

一把西方強豪通通在中國吃鱉

你不會以為你一個新創公司在中國能吃得開

現在讓你揀點麵包屑

未來也是把你養胖點再來殺

歐美市場

坦白講, 你能打得進去嗎

說真的

台灣拍賣市場做得這麼爛

爛這麼久

誰有志氣出來打醒他們?

只看到之前因為社群網站爆紅

所以一窩蜂跑去做社群網站的

還有一窩蜂做APP的

再來就是恆久不變,喜歡做華文市場的

台灣所謂的資訊創業者玩來玩去就這幾塊

沒有創新力 哪有脫穎而出的機會
是啊,未來十年「已知」是 高齡、樂齡產業

「已知」唷

現在,誰開發?

例如 輔助走路的機器人 ... 我也不知道 台灣 有沒有 誰 搶下代工的

或者又有沒有誰

願意 依照 台灣「已知」樂齡者的需要,以及 道路狀況

溫度濕度等

打造 適合台灣的 載具 ?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在下199x年就已經知道hot swap,請問你講的是多久的事?

是這個大頭 wrote:

另外你可能不知道, 台灣連硬體也很差, 敝人多年在曾在國內某大網路硬體設備子
公司服務過, 當左案華X已經把 Cisco 大型網路設備逆向工程到模組可以互插使
用時, 台灣的工程師還在問什麼叫 hot swap!

恕刪)


是這個大頭 wrote:
台灣的工程師還在問什麼叫 hot swap!



可能你運氣太好, 碰到的這個台灣工程師剛好是盧蛇吧!

其實臺灣最適合做與大陸互補的事業,互聯網也是一樣。不一定非要做一個淘寶或者騰訊,本來臺灣人口也不夠多

GOOGLE 是被官方封殺

ebay、amazon是水土不服,跟官方沒關係

不過最近amazon有大動作,決定提供美國AMAZON直郵中國的服務,或許會帶來一波新的電子商務戰爭

但網路發展這一塊,台灣確實輸中國一大節,以年前"雲端處理"的概念台灣也紅過一陣子,現在呢?

還在使用5G, 10G的DROPBOX嗎? 去年中國的百度、騰訊都提供以 "T" 做單位計算的免費網路空間

當你還在使用PT、BT分享文件,順便罵迅雷吸血的時候,迅雷已經建立起"PB"單位的資料庫,只要有人曾經在迅雷分享過的文件,再也沒有斷種的問題˙


piwu0531 wrote:
這個作者蠻智障的 ....(恕刪)
台灣法令才是阻礙科技進步的障礙...

看看第三方支付8591.....

實際有用過的人都知道都對寶物交易雙方都有保障...

但在台灣的法令上就是吸金了....

腦殘的媒體也不想去了解,直接就上字幕...數字科技公司吸金多少多少億...

結果受害者勒?有誰受害嗎?


其實台灣老百姓也是阻礙法令進步的關鍵之一,台灣民眾認為在自家喪禮、婚禮、等等場合若能有民意代表、立委、官員來是件有臉的事情,結果就是立委每次都在跟媒體前哭說自己很忙,要跑一堆場合做選民服務.......要是我,立委你的職責就是修法立法,我的婚禮、喪禮你就不要來了......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