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30歲 工作性質屬於行政(應屬第一類)
目前只知道自己擁有的保險
1.台灣人壽 新終身防癌(265) 一單位(已繳完了)
2.公司團保意外險300萬
上下班都是機車通勤
先前有作些功課 打算要買醫療險
問了幾個在做保險的朋友同學
但始終看不出差異在哪
目前自己篩選方式:
1.終身或定期
2.還本型或非還本型
3.以住院日額單為作為篩選方式
因為看了網路上一些文章
1.似乎大家不是很推薦買終身型的
(似乎是說很多醫療條款會一直改 對被保戶比較吃虧)
但這方面我就不是很清楚了
2.還本型的保費比非還本型貴 這方面該以什麼作比較?
3.目前看都是以一單位都是1000元為主
朋友建議這思考方向應該以
假使住院向公司請假的話 換算我的日薪多少錢
這樣算起來應該設定單位為2單位(2000元)方式
4.其他當然還有一些附屬的醫療理賠 我就不是那麼清楚和比較了
想問一下大家 該怎麼去選擇規劃自己的醫療險??有什麼建議??
因為有請朋友規劃過
已經看過遠雄 富邦 國泰 三商 台灣人壽 但就是看不出所以然
當然有些朋友說會退傭金
終身型的等於是訂了一個二十年期,每年都繳固定費用的契約,繳完即不用再繳,費用相對高。
一年一期定期醫療,在保險公司願意承保的情況下,繳到限制的年紀為止,保費會隨年紀調整,保費相對低,這可能會比較符合保險風險轉嫁的觀念,低保費高保障。保障內容也會跟終身型的有些許差異。
至於還本型,有部份人們會很在意保險付出去的錢拿不回來而拒絕保險,還本型險種會比較適合這類型的保戶,你如果不在意的話,這個可以不用考慮了...高保費低保障。
沒任何醫療險的基本的搭配就是「住院醫療日額+實支實付+手術險附約」,至於其它特定傷病、重大疾病...等,就依個人狀況去補強或調整了。詳細內容就要看各公司產品的條款了。
除非自已有指定要買哪種特定保險商品,不然一來就直接推建議書的基本上不考慮,好的業務員會先瞭解你目前既有的保險內容再依狀況去規劃搭配,這個就要請你自行判斷了。
保險的險種很多,搞清楚是對自已負責任沒錯,但要拿很多公司比較到明白會很耗時費力,我是先決定了基本保障,再逐年檢視調整長、短期險種及額度,以上個人主觀認為,僅供參考。

以實支實付的醫療附約來說
大概到75歲
意思就是你要繳費到75歲
終身大部分都是繳20年
然後保障到99歲以上
通常定期會比終身便宜
2.還本型或非還本型
還本分兩種
一種是生前還本
就是你還活著的時候就會還本
有些意外險
繳20年
20年後可以保總繳的錢拿回來(加一些利息)
假設繳100萬
20年後可以領回102萬
另外一種是死後還本
現在大部分的終身醫療都類似這樣
假設20年繳了100萬
生前用了14萬
身故後會[100+利息(各家不同)]-14萬=會退還的保費
那還本型比非還本型貴
3.以住院日額單為作為篩選方式
看不太懂
要篩選什麼??
1.似乎大家不是很推薦買終身型的
(似乎是說很多醫療條款會一直改 對被保戶比較吃虧)
但這方面我就不是很清楚了
條款不會一直改
買的時候會有要保書給你
上面都有條款
他不可能說改就改
但醫療險有些理賠屬於開放方式
所謂的開放就是沒有明列在條款上的
那保險公司就可以看情況理賠
你覺得條款會一直改
那是因為政府可能又規定了OOXX
例如之前的急診室6小時的規定
政府規定把它取消
所以保險公司就必須推出新商品
把那個部分的保障內容取消
舊客戶已經買的權益是不會受影響的
3.目前看都是以一單位都是1000元為主
朋友建議這思考方向應該以
假使住院向公司請假的話 換算我的日薪多少錢
這樣算起來應該設定單位為2單位(2000元)方式
假設你日新2000
住院一天=損失2000+住院醫療費用
假設住院一天1000的話
一天就是3000
不過如果是買終身醫療的話就會很貴
所以還是看你預算多少再說
保險這種東西有時候是先求有再求好
還有日額1000的話
應該都會陪到1500
他會有個出院醫療保險金
所以如果要2000的話
1300就1950了
4.其他當然還有一些附屬的醫療理賠 我就不是那麼清楚和比較了
每家都不一樣
附約也不一樣
你這樣說我們也不清楚怎麼比較XD
當然有些朋友說會退傭金
其實退傭金是違反規定的
airchen wrote:
我今年30歲 工作性...(恕刪)
怎麼規劃自己的第一張醫療險保單,首先要作功課。
但所謂的作功課並非把每家業務都找來,告訴他們需要醫療險,
然後從雜七雜八的建議書中挑一本最重打人最痛的投保。
以後你會想拿那本建議書打業務的,相信我。

是說建議書看了七八本還不如把相同時間拿來研究保險險種商品,
以下幾個連結是我常常貼給不知道該如何作功課的版大們看,
但我不清楚會有幾個人願意看完,
看完的又能理解多少。
(1)PTT保險板做功課鄉民推薦簡報:http://ppt.cc/TDUg
(2)基礎法律與保險話術陷阱:http://ppt.cc/3OEd
(3)保險武士粉絲團:http://ppt.cc/_Jmo
另外也可以好好思考投保保險真正的目的是甚麼?
是希望保險能夠在風險發生時發揮效益?
還是只要住院時能夠理賠,死了以後可以把保費還來比較不吃虧?
以下這篇鄉民心得可以與您分享:
□ [心得] 發生的機率愈低,保險發揮的效益愈大
也許板大看過之後會有不同的想法,唯一能給的建議就是:
不要貿然投保,投保前請注意您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
各家保險公司詢問的健康告知內容大致如下(非針對個人):
1.兩個月內是否因疾病或意外就診或治療?(感冒、蛀牙都算)
2.兩年內是否有健康檢查異常結果?(紅字就算)
3.五年內是否有住院超過七日或重大疾病、精神科或身心科就診紀錄?
另外保險公司對於健康檢查報告中自述過往病史及家族病史會特別在意,
如果報告內容有異常結果,建議請業務向保險公司核保先詢問在說。
PS:退佣是違反規定的,但羊毛出在羊身上,如果業務以退佣為招攬方式,
應該要好好思考背後的涵義...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