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的懷疑台灣不能擴增成交量的主因: 到香港跟美國找尋更好的企業
記者 段郴群
本報訊 今年香港資本市場成了內地眾多企業IPO的熱門市場。有業內人士認為,不少中國內地企業在其他市場IPO後股價一路走低,這表明,不管哪個資本市場,投資都要考慮風險。
現狀:多家內地企業赴港IPO
清科集團的統計數據顯示,中國香港主板作為中國企業上市的主力市場地位依舊不變,2014年第一季度中國企業共有15家境外上市,其中就有13家選擇在中國香港主板上市,合計融資26.61億美元,上市數量和融資金額較2013年同期分別增加85.7%、174.0%,僅3月31日上市的“哈爾濱銀行”單筆融資額達11.30億美元,另外還有一家中國內地企業選擇在中國香港創業板上市。
此後,公開資料顯示,包括神州租車、A股上市企業用友軟體全資子公司暢捷通以及聯眾國際等中國內地企業紛紛宣佈在中國香港資本市場公開招股。有媒體報導,今年5月港交所發佈的統計數據顯示,正在處理中的上市申請多達85家,其中68家為主板上市申請,17家為創業板上市申請,而中國內地企業占了中國香港資本市場擬上市企業的絕大部分。
A股排長隊難解融資需求 而且A股70%-80%都有政府的色彩 民營企業融資難
對於眾多中國內地企業赴中國香港IPO,有業內人士表示,目前不少中國內地企業都有融資需求,雖然A股市場IPO已經重新開閘,但目前幾百家企業排隊等待的局面讓不少企業“知難而退”,不得不選擇了其他市場。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