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已經發放給250家企業機構第三方支付牌照。支付寶.快錢.匯付天下

2010年央行頒布《非金融機構移動支付管理辦法》後,2011年5月26日,經過長達6年時間的醞釀,央行對外公佈首批27家獲得“支付業務許可證”的企業名單,它們可以從事互聯網支付、移動電話支付、銀行卡收單、預付卡發行與受理、貨幣匯兌等諸多支付業務。其中,既有支付寶、財付通、快錢、匯付天下等民營第三方支付企業,也有銀聯商務有限公司、廣州銀聯網絡支付有限公司、北京銀聯商務有限公司等國字頭企業。截至目前,共有250家機構獲得央行頒布的第三方支付牌照。

2012年

2012年12月,銀聯業務管理委員會曾下發給各成員銀行一份文件,名為《關於規範與非金融支付機構銀聯卡業務合作的函》(銀聯業管委【2012】17號文件,被業內稱為17號文)。文件指出,“前期調研發現,29家非金機構與17家主要成員銀行的銀聯卡業務接口超過630個,平均每家非金機構連接12家主要成員銀行,平均建立接口22個”。銀聯認為,“(這些非金機構)普遍繞開銀聯網絡,採取各種不合規手段開展業務,擾亂了市場秩序,損害了成員銀行的利益。”在17號文中,銀聯表示,非金機構向主要成員銀行支付的實際手續費費率平均為0.1%左右,大大低於銀聯網絡內的0.3%~0.55%;銀聯提出,應盡快實現非金機構業務的統一接入、統一定價。

2013年

2013年6月28日,央行宣布廢止“關於統一啟用銀聯標識及其全息防偽標誌的通知”、“關於印發《銀行卡聯網聯合業務規範》的通知”和“關於規範和促進銀行卡受理市場發展的指導意見”等3個規範性文件,同時宣布2個失效的規範性文件,即:“關於印發《2001年銀行卡聯網聯合工作實施意見》的通知”和“關於進一步做好銀行卡聯網通用工作的通知”。 5個聯網通用文件的廢止,標誌著對銀聯的政策保護已經徹底取消。

2013年陸家嘴論壇期間,時任中國銀聯總裁許羅德在談及銀聯是否在封殺第三方支付時如是說:第三方機構都在做銀聯卡的業務,應該遵守銀聯卡的業務規則、技術標準、風險防範規則和差錯處理標準,這種規則應該共同遵守,必須要和銀聯的業務融為一體,進入到銀聯繫統裡才能夠做成這樣,所以這不存在封殺的問題,完全是一種規範的合作。

在2013年7月25日召開的銀聯第四屆董事會第六次會議上的議案——《關於進一步規範非金融支付機構銀聯卡交易維護成員銀行和銀聯權益的議案》顯示,董事會“建議成員銀行與銀聯統一步調,共同開展非金機構(編註:第三方支付)銀聯卡業務規範工作,計劃逐步將非金機構銀聯卡交易全面遷移至銀聯網絡”。議案首次提出實現該目標的時間節點:2013年9月起,各成員銀行停止向非金機構新增開通銀聯卡支付接口,存量接口上不再新增無卡取現、轉賬、代授權等銀聯卡業務;2013年年底前,非金機構線下銀聯卡交易以間聯或直聯模式一點接入銀聯網絡,商業銀行不再保留其與非金機構銀聯卡線下交易通道;2014年7月1日前,實現非金機構互聯網銀聯卡交易全面接入銀聯,對已介入銀聯網絡的,商業銀行不再保留其與非金機構線上交易通道。

2013年8月27日上午,支付寶官方微博稱,支付寶將停止所有線下POS業務。上述微博如是寫道,“由於某些眾所周知的原因,支付寶將停止所有線下POS業務。對原有合作商戶我們會妥善處理,不會影響商戶的正常業務。”

2014年


2014年3月,現任中國銀聯總裁時文朝在一個公開場合談及了中國銀聯與支付寶們的關係:“我是個平台,我歡迎大家都過來用我的平台,通過中國銀聯平台的運作,為每一位客戶提供發展機遇。馬雲先生也好,馬化騰先生也好,馬明哲先生也好,我和他們本人在某種程度上都是好朋友……中國銀聯有勇氣和信心坦然面對第二個、第三個轉接清算機構的出現。這種競爭對每一個新出現的參與者都是需要的。沒有競爭怎麼能夠健康、可持續地成長呢?所以我們歡迎競爭。但是,我們也確實不想讓大家把銀聯當成唐僧,只想著吃唐僧肉、互相挖牆腳。這不是正道。我們都堂堂正正地拿到市場上來說,拿到明面來做。
2014-07-01 1:18 發佈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