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手特斯拉 鴻海要做電動車..............往藍海走就對了!!!

鴻海攜手美國特斯拉(Tesla)於2016年正式搶攻中低價電動車市場商機有譜!鴻海董事長郭台銘表示,鴻海要做的電動車很便宜,不會做新台幣1、2百萬元的高價車,是鎖定功能型的發財車(商業用車)或是一般車種,定位在1.5萬美元(不到50萬元新台幣)的產品。

 中國政府祭出高額電動車補貼方案,每輛電動車的省市補助,最高達17.3萬元人民幣(約85萬元台幣),看好此商機,市場傳言郭董曾極力游說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希望在鴻海的中國製造基地設立特斯拉生產線,以緩解特斯拉產量無法滿足中國需求的窘境。

 雖然此說法,昨天未獲郭董證實,但郭董倒是親口表示,與特斯拉的合作,將鎖定1.5萬美元的中低價車種,使雙方攜手前進中國的想像空間拉大。一旦特斯拉中低價電動車搶攻中國車市,有機會跟中國宿敵比亞迪正面交鋒,「鴻比電動車大戰」將一觸即發。 

 針對電動車即將引爆的商機,郭董指出,電動車是新的能源科技,必須和雲端、交通、智能城市作整合,屆時就可以減少酒駕肇事的發生率,不過這並非一蹴可幾,依他個人判斷,應會在10至20年內發生。

 昨天郭董更在八屏一網一雲的既定目標之外,另行加碼至十一屏三網二雲,電動車就被列在第九屏,重要性不言而喻,連帶也透露出郭董在電動車領域的著墨,似乎愈來愈深了。

 巴克萊證券亞太區下游硬體製造產業首席分析師楊應超在股東會後率先將鴻海的目標價由105元調高到120元。

 法人指出,鴻海鎖定中低價電動車商機,不但可以拉高美國特斯拉的電動車產能,也可望協助特斯拉由高價車種轉向中低價車用市場,並進而跨入中國電動車市場,算是雙贏策略。

 針對鴻海董事長郭台銘昨(25)日在股東會暢談的營運展望,歐系外資券商分析師指出,比起鴻海提出今年營收、獲利至少可成長10%至15%的看法,外資更關注鴻海將穿戴式裝置、汽車、機器人等納入原先的「八屏」內容,凸顯郭台銘之前提出的「生態系統概念(ecosystem)」,係鴻海集團未來長期發展的重心。

 在股東會上,郭台銘再次將穿戴式裝置、汽車、機器人納入原先的「八屏」內容,歐系外資券商分析師指出,雖然是較為長遠的集團發展規劃,但已清楚告訴投資人:「不要每天汲汲營營追蹤蘋果訂單,因為這次提出的生態系統概念,才是長期重心。」這也替鴻海集團打下更紮實的基礎。

 不過英國資產管理Hermes公司治理總監赫特於席間指出,鴻海財務太過繁複、不夠透明。由此也看出外資股東認為,「提高財務透明度」是鴻海集團未來應該要強化的地方。



非常看好..............哀鳳已經不行了..............往新的事業做就對了
2014-06-26 10:48 發佈
這是郭台銘和王雪紅最大的不同,
雖說產業定位不同,
但是郭台銘不斷向各種領域延伸,
路是越走越寬,
而王雪紅幾年過去了,
還是在手機產業打轉,
但是手機獲利已不若以往,
宏達電的路越走越窄,
甚至快要遇到死巷了。

若是宏達電的股價 130 是合理的,
那麼鴻海的股價 200 也不為過。
造汽車,你以為是造手機啊

在大陸造汽車的門檻極高

VOLVO被浙江吉利收購后,在大陸等牌花了5年時間,才剛剛有資格在中國建廠

首先要有造車牌照

連汽車工廠都沒有資格建設,還談什麼造車

有了工廠

其次要和大陸汽車集團合資生產

大陸汽車集團占51%的股權才能在大陸賣

就這些行政程序走完

起碼要5-8年時間

除非鴻海要做自主汽車品牌

如果做特斯拉品牌,用特斯拉技術,和特斯拉合作

代工是不能上市的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