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當初退伍後青春20k收入月光光
到現在步入35歲的這幾年,薪水所幸也跟著年齡增長變多一點。
但終究是賺的不多,老一輩在說人兩腳錢四腳,近幾年才有去思考投資用錢賺錢。
終於也存到第二桶金
比例
活期存款7.73%
定存13.81%
股票53.93%
富蘭克林成長基金3.49%
三商20年儲蓄險7.89%(2020年到期,還要繳6年,這張很棒20年是保金總額加倍領回的)
國泰6年儲蓄險13.15%(2016年到期,一開始滿額購入,6年利率才1.8%)
如果把儲蓄險加入的話 應該是接近3桶金了
目前是這樣的規劃,
股票操作不算是很成功,
一年扣掉損失也有個平均約4%的入帳。
從2012.4月開始操作股票(剛好趕在除權息)
到2014.6現在已實現績效14.5%
未實現損益約-1.4%
本身不是學財經
對於財富管理也只是靠感覺處理,只能靠著execl來計算損益。
想請教財經專長的前輩
這樣的分配比例是否會有問題呢?
根據閣下您的財務狀況, 您可以說是CFA眼中的黃金客戶 – 年紀輕, 有些資產, 潛力無窮!
至於您的情況, 套句巴菲叔叔的話: 與其信財經專家不如相信自己吧. 畢竟沒有人比您自己更關心了解自己財務上的需求. 更何況看起來您在財務目標追求的領悟和時間點已經是在很前面,讓人敬佩了.
您閣下現在最大的優勢就是時間, 持之以恆的堅持能彌補許多其他條件的不足, 您的現金/投資 25-75% 比例是一般公認在您這個年紀的黃金比例, 有人會覺得現金部分過多, 其它人或許覺得過少而覺得不安全, 我想這大部分取決於您短期內需要用錢的程度. 一般說來, 在可見的未來五年內絕對需要用到的資金是不適合那來投資用的. 我也有您這樣年紀的朋友只留了八個月的生活費放在定存, 其它全進了股市, 經營的很不錯呢. 他憑藉的是個人能力強,收入前景看好. 加上目前市場資金充沛,任何形式的貸款都很便宜. 相對而言, 資產放在現金不划算. 不過, 每個人的情況不同, 別人不好跟你說你的分配比例是也不是.
對了, 常常聽到”第一桶金”這個說法, 到底怎麼是第一桶金? 有個公認的說法嗎? 可煩您點我個明白? 先謝啦
重點在於你自已的養成計畫。
定存就免了,除非是外幣。
其他就看想學什麼,就努力操作什麼。
基金,要加強總体經濟的實力
股票,要加強產業分析和技術操作的能力。
不做短線,老老實實找1-3隻潛力股,長期好好操作。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