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看到版面上有一個文章…
覺得內容蠻天馬行空的。
天馬行空的內容,用""好笑的點""來表示
為什麼會認為天馬行空,則用""事實是殘酷的""來回答。
為了避免跟版規不符…所以帶入了該銀行的資產負債表來解釋及論證。
***********好笑的點********:
他叫做「中國銀行台北分行」。
他在哪裡?他在信義區的松仁路,
他總共只有三層樓,他真正雇用的員工大概不到 50 個。
但是我預計他一年後大概賺的錢可超過 400 億。
**********事實是殘酷的1*******
根據中國銀行在台分行,依據台灣銀行法相關規定公布的財務報告:
2012年虧損169328千元,其中支付給員工的薪資為67,122千元
2013年1至9月獲利93790千元,其中支付給員工的福利為32,695千元
2013年1至9月只賺了9千多萬台幣。
竟然有人會認為一年後2015年…能賺400億,淨利狂噴400倍 (喔傑克…這真是太瘋狂了)
這人真該去第四台當名師,保證一堆人住套房。
請見http://www.bankofchina.com/tw/
中國銀行在台分行2012年度第四季財務報告第四頁損益表最後一行
中國銀行在台分行2013年度第三季財務報告第二頁損益表最後一行
而清算行的功能是什麼呢…跟一般銀行不同的是賺兩岸通匯,
跟買賣人民幣的手續費以及提供人民幣現鈔。為什麼賺的跟想像的差這麼多呢,請慢慢看下去
*************好笑的論證************
台灣吸收了2500億人民幣的定存,然後跟清算行兌換後,清算行拿這個錢回流至中國賺貸款給民間企業賺取利差4% (台灣定存3%,大陸貸款利率7%)
*************事實是殘酷的2**********:
台灣人民拿了一兆的台幣到台灣各家銀行定存了2500億人民幣,那2500億人民幣到那去了?? ,當然還是在台灣的銀行,每個定存戶的銀行存折帳戶上啊。道理就跟妳買美金、澳幣、歐元一樣。簡單來說你拿5元台幣跟他換1元人民幣,怎麼可能你給了1兆的台幣存款,他不用給你2500萬人民幣??
(超簡單的講法,請不要挑語病,為求不懂的人能簡單就看懂)
所以說清算行根本就沒有這麼多錢,當然就更不可能,也不行這樣子賺利差。
************好笑的論證2*************
:中國人可以用台灣人存的存款,輕鬆就借到錢,然後來併購在台灣的企業
************事實是殘酷的3*************
1、事實是殘酷的2就已經說明了,根本就沒有2500億的人民幣存款是存在中國銀行台北分行,所以根本就不可能有錢能借。
2、中國人跟銀行借錢不用信用徵信,不用抵押品就能借到足以併購一家有實力公司的資金,我看這個人全球應該不超過1個人吧,連鴻海董事長借個幾億,銀行都要求擔保了。
-------4/18更新------
希望各位發言者就此議題討論就好,請不要被其他有意引起戰火的人。導致此篇被丟入回收桶,
我只希望能盡量讓其他被誤導的人能看到事實的真相是什麼。
謝謝
------4/18更新2-------
關於53樓walter3487大大提到
小弟去看中銀台灣分行的報表,詳情確如樓主所言。小弟另有一事想請教,其報表2013年1-9月的收入約1.769億元,而資產約4467.6億,換算資產報酬率約0.039%。因為中國四大行的ROA約在1.2%到1.5%之間,而ROE都在20%以上,是全世界最賺錢的銀行,又因為子行跟分行不同,子行是獨立個體,分行是總行的延伸,總和起來,這個數據會讓人產生一種感覺是,收新台幣存款又不在台賺錢(如買公債),而又擴張了整個中銀的信用(雖然連九牛一毛的九牛一毛都比不上),就是說某種程度上,有沒有可能樓主的論點其實與那篇pt文是相一致的?魔鬼總是在細節裡,還望樓主能說明。
煩請參考13樓""我就是愛拍照""大大的說明,我覺得他的說明很棒
清算銀行把人民幣換給你後,人民幣是存在你在台灣的銀行,
如中信銀之類的,並不是清算銀行本身,至於中信銀是把人民幣
拿去買中國的國債或是借給在大陸的台商,那是中信銀的商業决定,
賺賠是中信銀的事,和清算銀行無關
對中信銀而言,你存在那裡的人民幣,就和美金或台幣一樣,都是存款,
都要想辦法賺到比付給存款人的利息更多的收益才行。
在另一邊,中國清算銀行拿到台幣之後,要如何處理呢?
它可以借給在大陸的台資銀行,買央行的定存單(實際上這樣做的機會不大),或和台灣的外匯局清算成美元。
在這邊再補充一點
在資產負債表上walter3487大大提到有資產約4467.6億元,
探究其組成其實是
負債類科目為:向央行及銀行同業存款3648億元,(即我就是愛拍照大大提到的)
存款及匯款434億元(即公司行號存放在中國銀行的存款)
簡單說(真的不要挑我語病),台灣銀行借台幣給中國銀行台北分行,
而中國銀行也借同等額的人民幣給台灣銀行上海分行,或是操作OBU、DBU等等。
從**好笑的論證**來延伸論證,其實實際情況會是相反的。
中國銀行台北分行,取得資金投資台灣這個低利的環境下,他的投資報酬率其實是相當低的。
而台灣銀行上海分行,取得資金投資中國這個高利的環境下。他的投資報酬率其實是相當高的。
*************好笑的論證************
台灣吸收了2500億人民幣的定存,然後跟清算行兌換後,清算行拿這個錢回流至中國賺貸款給民間企業賺取利差4% (台灣定存3%,大陸貸款利率7%)
*************事實是殘酷的2**********:
台灣人民拿了一兆的台幣到台灣各家銀行定存了2500億人民幣,那2500億人民幣到那去了?? ,當然還是在台灣的銀行,每個定存戶的銀行存折帳戶上啊。道理就跟妳買美金、澳幣、歐元一樣。簡單來說你拿5元台幣跟他換1元人民幣,怎麼可能你給了1兆的台幣存款,他不用給你2500萬人民幣??
(超簡單的講法,請不要挑語病,為求不懂的人能簡單就看懂)
所以說清算行根本就沒有這麼多錢,當然就更不可能,也不行這樣子賺利差。
雖然他的論點很好笑
但事實上我們在銀行內的錢 存的都只是數字而已
只有你領出來的時候 存款才是你的
平常的時候當然銀行要拿去做各種融資投資動作
不然怎麼付給你利息
其實你應該要換的角度想
是我們借錢給銀行花
不然他們幹嘛給你存款利息
呵呵 台灣的遊戲市場根本沒被中國賺走,反到中國遊戲商浪費在台灣的廣告費高居冠軍。
中國遊戲佔台灣市場一直不在前三名之內,有人說lol被騰訊併購了就是中國的遊戲,事實證明不是,那是
因為你用硬體的觀念套用在軟體上,lol每年照發數億的獎金照發給選手,還是按照美國團隊的style經營,
騰訊根本沒介入,保持該公司完全自主獨立,事實證明騰訊只有拿走中國台灣等地的獨代。
結果訪間還有一堆書在那裡騙說中國撈走了錢,搞笑的要死!!
翻開巴哈前20大mmo遊戲,只有一款笑傲來自完美世界。 事實證明擊敗台灣遊戲的並非中國。 而且中國遊戲普遍集中在三國仙俠武俠同性質的題材,分小餅類似加盟,對台灣玩家吸引力很有限。
搞不懂為什麼那麼多報導,根本不是事實,集中在一個不起眼的中國,好像台灣打敗中國就贏了,搞笑。
橘子一年只賺一億多,卻要付給韓國代理費權利金十億。
這些人根本不看總體市場,整天在寫一些騙人的言論!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