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不是這麽算的。
2008年,中國應對金融危機,年末出臺4萬億經濟刺激計劃,由中央出4萬億,並拉動地方10萬億。
用於
1、基礎建設,包括鐵路、電網(重點項目),公路、橋梁、機場、港口、城市水處理系統等等。基礎建設的作用能提高生活水準,降低貿易成本增加企業競爭力。
2、民生建設,包括廉租房、平價房建設,包括汶川地震的災後重建(當然包括房地產..)。
3、環境保護建設,包括推動新能源建設,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的建設等。
高鐵,高房價,這就是現在中國的縮影。
國內很多人也指責2008年政府濫發鈔票,對中國國內經濟不利,但是政府還是這麽做了。
為什麽?因為中國離不開美國人搭建的"世界自由貿易",需要得到歐美的“認同”。
中國過去幾年被叫做世界引擎,是最吸引資本投資的市場,但引擎燒的是自己的血,所以被國人詬病。但是中國政府提高自己地位的目的達到了,那就是被別人需要,不被別人輕視。
120VS982? NO! 120+982! 120是臺灣人的雞,982同樣也是臺灣人的雞,沒有賠啊。政府算好了,982給妳們改善生活,難道不好麽?要相信妳們的10A行長啊!(順便要相信大陸同胞,能比美國人對中國更壞麽?!呵呵)
中共帶著專制的帽子自說自話,臺灣帶著民主的帽子自說自話。民進黨:慢著,國民黨,把我的民主帽子還我...
第二、臺灣和大陸簽服貿,不只單是引進大陸公司到臺灣,更重要的是讓臺灣公司開發大陸市場。而且大陸公司進入臺灣對臺灣公司造成沖擊,政府就用到982中的一部分來緩解沖擊,這就是政府的考量。大陸市場很大,所以政府希望臺灣公司到開發大陸市場,我想這是政府最希望達到的目標。
第三、臺灣公司不是所有的都去大陸開廠,也可以在臺灣建廠然後出口大陸。臺灣建廠然後出口大陸,這是政府希望的,這也是982用處的一部分。
洗腦文?也可以說是吧。
我也不懂經濟,但是通過這次學運,看到了臺灣人對臺灣的認同,不管是臺上的學生,亦或臺下的觀眾,都投入其中。但正可謂有萬千心系之事,無眾望所歸之人。所以,對這政府,且看且行且珍惜。
雖然不懂經濟,但是我查了臺灣的國際貿易局的數據,雖說不能得出什麽結論,但是看看數據也不錯。附鏈接http://www.trade.gov.tw/
看了裏面的國際名次表,前15名裏除了一些大國,最顯眼的就是有5個東南亞的國家。世界的目光在新世紀聚焦中國,然後是金磚五國,現在是東南亞,臺灣人需要在這裏有自已的壹席之地,但是大陸對這裏也是虎視眈眈,真正的競爭在這個新興的市場,而不是在臺灣市場。
不喜輕噴。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