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股】兩岸服貿協定對哪個類股影響最大?

金融股,尤其是證券業。

==============================================================================

【條文相關內容】

證券、期貨及其相關服務

1.允許臺資金融機構以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方式投資大陸資本市場。
2.為臺資證券公司申請大陸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資格進一步提供便利,允許臺資證券公司申請QFII資格時,按照集團管理的證券資產規模計算
3.允許符合條件的臺資金融機構按照大陸有關規定在大陸設立合資基金管理公司,臺資持股比例可達50%以上
4.允許符合設立外資參股證券公司條件的臺資金融機構按照大陸有關規定在上海市、福建省、深圳市各設立1家兩岸合資的全牌照證券公司,臺資合併持股比例最高可達51%,大陸股東不限於證券公司。
5.允許符合設立外資參股證券公司條件的臺資金融機構按照大陸有關規定在大陸批准的「在金融改革方面先行先試」的若干改革試驗區內,各新設1家兩岸合資全牌照證券公司,大陸股東不限於證券公司,臺資合併持股比例不超過49%,且取消大陸單一股東須持股49%的限制。
6.允許符合外資參股證券公司境外股東資質條件的臺資證券公司與大陸具備設立子公司條件的證券公司,在大陸設立合資證券投資諮詢公司。合資證券投資諮詢公司作為大陸證券公司的子公司,專門從事證券投資諮詢業務,臺資持股比例最高可達49%。
7.在大陸批准的「在金融改革方面先行先試」的若干改革試驗區內,允許臺資證券公司在合資證券投資諮詢公司中的持股比例達50%以上
8.允許符合條件的臺資期貨中介機構按照大陸有關規定,在大陸申請設立合資期貨公司,臺資合併持股比例最高可達49%。

==============================================================================

金管會主委曾銘宗呼籲,若立院能儘快讓服貿過關,相信對金融、證券、保險業,將有非常大的協助,對台股上漲也會有所幫助。

服貿協議通過對所有金融業都有影響,尤其對證券業的幫助最大;金管會除呼籲立院儘速通過服貿,也希望金融業充分反映心聲和需要,如果做得不夠好,金管會願意繼續努力。

國泰金控總經理李長庚表示,服貿協議通過對證券的開放最大,對銀行也有一定助力,雖然國泰證券規模相對較小,但他認為,站在台灣人角度及對台灣金融產業發展來看,還是希望服貿可以通過,因為台灣不能一直困在這裡,還是要走出去。

永豐金控董事長何壽川日前認為,服貿協議既然已經送進立法院,在「頭過身就過」下應該會通過;在審議過程中大家要努力,不足之處可以在貨貿協議做修正或補充。他還是希望服貿協議愈早過愈好,最好不要超過4月。

第一金控旗下第一銀行總經理周伯蕉也指出,現在新加坡、歐美系等外商銀行都已在中國大陸設村鎮銀行,台灣再不去就落後了;依中國大陸規定,1個縣市僅准1家外資申設村鎮銀行,若一銀可順利卡位河南,等於優先拿到入場券,但現在就只卡在服貿協議。

一銀副總經理林漢奇則說,若服貿協議沒過,市場會擔心中國大陸是否會把過去已經開放的又再縮回來,或是把內容重組,影響相當大。

群益金鼎證總經理趙永飛坦承,台灣證券業長期競爭激烈,市場趨於飽和,券商面臨獲利不佳、經營艱困局面,若服貿協議順利通過,是台灣券商發展業務的好機會。

兆豐金控旗下兆豐證券董事長簡鴻文強調,香港和中國大陸間最新的「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CEPA)搶先在今年元月生效,香港券商領先國內券商進入中國大陸,國內券商競爭優勢將弱化,呼籲立院儘速通過服貿協議。

事實上,國內金融業者對於服貿協議生效,讓金融產業分享兩岸市場進一步開放的效益都相當期待,尤其是金銀三會及金證會的共識,未來國內所有金融業者都受益,包括台資企業定義的放寬、陸銀與台資銀行相互參股及兩岸銀行相互設點的OECD條件,以及兩岸合資全證券商都等待服貿過關,才得以真正落實。

【論股】兩岸服貿協定對哪個類股影響最大?

(話說‧‧‧趁亂打底找買點,還是王道。)
2014-03-23 2:24 發佈
文章關鍵字 論股 類股

comet168 wrote:
趁亂打底找買點,還是王道


本來不想說的

還是讓籤詩來說吧

夏─渭水河姜太公釣魚:「八十原來是太公,看看晚景遇文王;目下緊事休相問,勸君且守待運通。」

照時程還是夏天開花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